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

《史记-河渠书第七》原文、翻译及鉴赏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

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

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第 1 页

共 20 页

《史记-河渠书第七》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提示】 本篇是继《禹贡》之后的一篇水利专史。叙述从夏禹

到汉武帝时期的水利发展史。夏禹的功绩主要是治理黄河水患,将黄

河分为九条河流以减缓水势,最后合为逆河流入渤海。春秋战

【提示】 本篇是继《禹贡》之后的一篇水利专史。叙述从夏禹

到汉武帝时期的水利发展史。夏禹的功绩主要是治理黄河水患,将黄

河分为九条河流以减缓水势,最后合为逆河流入渤海。春秋战国时期

水利建设的主要史实有:荥阳下引黄河水修成鸿沟,西部修汉水云梦

渠,东部修邗沟,吴地、齐地修渠,蜀地李冰凿平离堆,分岷江为二

江,西门豹引漳水灌邺,秦国修郑国渠等。汉武帝时期水利事业大发

展,主要史实有:从长安至黄河修渠,修渠引汾河、黄河水,修龙首

渠,发明隧洞竖井施工法,堵塞黄河瓠子决口,关中地区修辅渠、灵

轵渠,朔方、西河、酒泉等郡修渠引黄河水,汝南、九江郡修渠引淮

水,东海郡修渠引巨定泽水,泰山下修渠引汶水,等等。

《夏书》曰[1],禹抑洪水十三年[2],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3],

水行载舟,泥行蹈毳[4],山行即桥[5]。以别九州[6],随山浚川[7],

任土作贡[8]。通九道[9],陂九泽[10],度九山[11]。然河灾衍溢[12],

害中国也尤甚[13]。唯是为务[14]。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15],南到

华阴[16],东下砥柱[17],及孟津、洛汭[18],至于大邳[19]。于是

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20],水湍悍[21],难以行平地,数为败[22],

第 2 页

共 20 页

乃厮二渠以引其河[23]。北载之高地[24],过降水[25],至于大陆

[26],播为九河[27],同为逆河[28],入于渤海。九川既疏[29],九

泽既洒[30],诸夏艾安[31],功施于三代[32]。

【段意】 司马迁根据《夏书》的记载,叙述夏禹治水的情况。

夏禹除划分九州的疆界、确定九州的贡赋、修通道路、筑好湖堤、疏

通河道外,主要是治理黄河水患。他导引黄河从积石山流至大邳山。

为了减缓水势,他将黄河分为九条河,最后合为逆河流入渤海。

【注释】 [1]夏书:《今文尚书》的组成部分之一。《尚书》中

有《禹贡》《甘誓》两篇记载夏代史迹。 [2]抑:遏制。 [3]载:乘。

[4]蹈:踏,踩。毳(qiao):通“橇”,古代在泥路上行走的交通工

具。 [5]即:则。桥(jiao):通“轿”,古代山行使用的一种轻便小

车。这里用作动词,乘轿。 [6]别:划分。九州:指冀州、兖州、青

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大行政区。 [7]随山浚

川:顺着山势疏通河道。浚,疏通。 [8]任土作贡:依据土地所产来

规定贡赋。 [9]通九道:开通九州的道路。 [10]陂(bei)九泽:为九

州的湖泊修筑堤岸。陂,池泽的堤岸。此处用作动词。 [11]度(duo)

九山:测量九州之山。度,量。[12]河:黄河。衍溢:泛滥。 [13]

中国:黄河中下游即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华夏族、汉族多建国于

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四夷之中,故称这一地区为中国。尤甚:特别

厉害。 [14]唯是为务:只把这(治理黄河)当作重要的事情。 [15]

道:通“导”,引导。积石:积石山。一说指大积石山,在今青海同

仁西南,即今阿尼玛卿山;一说指小积石山,在今青海民和南。今人

第 3 页

共 20 页

顾颉刚以为大积石汉时并未入中国版图,应为小积石。龙门:龙门山,

在今山西河津西北及陕西韩城东北。山跨黄河东西,两岸对峙,形势

如门阙。相传为禹所开凿,故又称禹门。 [16]华阴:华山的北面。

今陕西华阴县一带。阴,山北。 [17]砥柱:砥柱山。在今河南三门

峡市东三十里黄河中。山在水中若柱,故名。两柱相对,各距岸而立,

水分三道,形似三门,故又名三门山。因修三门峡水库已炸毁。 [18]

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洛汭(rui):

古地名,即洛水(今河南境内洛河)入古黄河处,在今河南巩县境内。

[19]大邳:大邳山,在今河南浚县东南。 [20]于是:这时候。所从

来者:所流来的地方。 [21]湍(tuan)悍:水势急而猛。 [22]数(shuo):

多次。为败:造成灾害。败,灾祸。 [23]厮:分。二渠:指古黄河

下游河道及支流。支流即漯河,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别黄河向东北

流,经河南濮阳、山东、范县、莘县、聊城、临邑、滨县等县境流入

渤海。渠,人工开凿的较大较深的水道。 [24]载:登。 [25]降水:

即绛水。绛水为浊漳水上游,源出今山西屯留,东流入漳,至今河北

肥乡、曲周间流入古黄河。 [26]至于:到,流到。大陸:大陸泽,

又名巨鹿泽。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之间。今已淤为平地。 [27]

播为九河:分为九条河。播,分。九河,一说确指九条河,一说泛指

黄河下游众多的支流。 [28]同:汇合。 [29]九川:一说九州的大川,

一说九条大川。 [30]洒:分导(水流)。 [31]诸夏:指当时在黄河流

域的华夏族各诸侯国。艾安:安定。艾(yi),安定。 [32]施(yi):

延续。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第 4 页

共 20 页

自是之后[1],荥阳[2]下引河东南为鸿沟[3],以通宋、郑、陈、

蔡、曹、卫[4],与济、汝、淮、泗会[5]。于楚[6],西方则通渠汉

水、云梦之野[7],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8]。于吴,则通渠三江、

五湖[9]。于齐,则通菑、济之间[10]。于蜀,蜀守冰凿离碓[11],

辟沫水之害[12],穿二江成都之中[13]。此渠皆可行舟[14],有馀则

用溉��[15],百姓飨其利[16]。至于所过[17],往往[18]引其水益

用溉田畴之渠[19],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20]。西门豹引漳水溉邺

[21],以富魏之河内[22]。

【段意】 记夏禹治水以后至春秋战国时期兴修水利的情况。主

要史事有:修鸿沟引黄河水通宋、郑、陈、蔡、曹、卫等国;东部,

江、淮间修邗沟;吴地修渠;齐地修渠;蜀地郡守李冰在灌县凿平离堆,

分岷江为郫检二江灌溉成都平原;西门豹引漳河水灌溉邺地。

【注释】 [1]自是:从此。 [2]荥(xing)阳:战国时邑名,秦时

县名,今河南荥阳县东北。 [3]引河东南为鸿沟:引黄河水流向东南

成为鸿沟。鸿沟,约战国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开通的运河,引黄河

水至淮阳(今河南淮阳)入颖水。 [4]宋、郑、陈、蔡、曹、卫:诸侯

国名。宋,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郑,在今河南新郑县一带。陈,在今

河南淮阳县一带。蔡,曾建都于今河南上蔡县。曹,曾建都于今山东

定陶西南。卫,曾先后建都于今河南淇县、滑县、濮县。 [5]济、汝、

淮、泗:水名。济水,源出黄山以北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入黄河南

流成为黄河的一个支流。汝水,在今河南省境内,发源于嵩县南外方

山,东北流经汝阳、临汝,折而东南流至西平东会

第 5 页

共 20 页

水(今沙河。以

上汝水故道),再南流经上蔡西、遂平东,又经汝南,至新蔡会澺水(今

洪河。以上今南汝河),东南入淮。淮水,即今淮河。泗水,即今泗

河,但河道有变迁。 [6]于楚:在楚国。于,在。 [7]西方:指楚国

的西部。通渠:开通人工河道。汉水:又名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

源出今陕西宁强县北蟠冢山,流经陕西湖北至汉口汇入长江。云梦:

云梦泽,在今湖北江陵以东江、汉之间监利、潜江等县一带。野:田

野,原野。 [8]沟:指邗(han)沟。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的运河,故

道自今江苏、扬州南引长江水至淮河。 [9]三江、五湖:泛指长江下

游众多的河流湖泊。 [10]菑、济:水名。菑(zi),即今山东境内淄

河,源出莱芜东北、博山西原山,东北流经临淄,在广饶东北入小清

河。济,济水。 [11]蜀:战国时秦国蜀郡,今四川境内。蜀守:蜀

郡(今四川成都)的长官。冰:李冰,秦昭王时任为蜀郡守。离碓(dui):

即离堆,山名。说法不一:一说在今四川乐山县境(《太平环宇记》

引《益州记》);一说在今四川汉源县境(《太平环宇记》引《郡国志》)。

两地均在古沫水(今大渡河)流经处。一说在今四川灌县西南岷江分流

处,即都江堰(《宋史·河渠志》)。 [12]辟:通“避”。沫水:即

今四川西部大渡河。 [13]穿:挖掘。二江:说法不一。一说指流江、

郫江。流江,一名锦江,自四川郫县西分岷江东流。郫江,一名内江,

自四川灌县分岷江东流,经郫县至成都,与流江汇合。一说指今四川

灌县都江堰的内江(郫江)、外江(检江)。 [14]此渠:这些人工开凿

的河道。 [15]溉��(jin):灌溉。 [16]飨:享受。 [17]所过:所

经过的地方。[18]往往:处处。 [19]益:增加。用灌:用以灌溉。

第 6 页

共 20 页

田畴:农田。 [20]然:则,就。莫:没有人。足:能够。 [21]西门

豹:战国时魏国官吏。魏文侯时任邺令。漳:漳水,即漳河,在今河

北、河南两省边境。邺:古邑名,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东。 [22]

魏:战国时七雄之一的魏国,开国君主是魏文侯。河内:黄河以北,

相当于今河南省安阳北部、河北省临漳一带。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1],欲罢之[2],毋令东伐[3],乃使水工郑

国间说秦[4],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5],并北山东注洛三百

馀里[6],欲以溉田。中作而觉[7],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

间[8],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9],卒使就渠[10]。渠就,

用注填阏之水[11],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12],收皆亩一钟[13]。于

是关中为沃野[14],无凶年[15],秦以富强[16],卒并诸侯[17]。因

命曰郑国渠[18]。

【段意】 叙述秦国修郑国渠的历史故事。韩国为了消耗秦国的

财力、人力,不来攻打,派水工郑国当间谍去秦国说服秦王修水渠。

渠成后,秦国利用含有淤泥的泾水灌溉关中地去的盐碱地四万多顷,

把关中平原改造成了肥沃的田野,没有荒年,秦国因此而富强起来。

因而这条渠被命名为郑国渠。

【注释】 [1]韩:战国时期的韩国。秦:战国时期的秦国。好兴

事:爱好兴建土木之事。 [2]罢之:使之疲乏,即使秦国劳民伤财。

罢(pi),通“疲”,疲乏。 [3]毋:不。东伐:向东攻打(韩国)。 [4]

使:派遣。水工:治水的官。郑国:战国末水利家,秦王政十年(前

237年)被韩国派遣去秦国游说秦王兴修水利。间(jian):刺探。说

第 7 页

共 20 页

(shui):游说,劝说。 [5]泾水:源出甘肃,流至陕西入渭河。中山:

又名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西邸:向西抵达。邸,通“抵”,到。

瓠口:又名焦获薮,在泾阳北。 [6]并(bang):通“傍”,靠着。东:

向东。注:灌入。洛:洛河,即北洛河。源出今陕西定边县东南,与

渭河合流后东入黄河。 [7]中作:事做至中途。觉:发觉。 [8]间

(jian):间谍。 [9]以为:认为。然:对,是这样。 [10]卒:终于。

就:完成。 [11]注:聚集。填阏:淤泥,泥沙。阏,通“淤”。 [12]

泽卤:盐碱。 [13]收皆亩一钟:收成都达到每亩六石四斗。钟,量

词,一钟合六石四斗。[14]关中: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关中盆地一带。

[15]凶年:荒年。凶,庄稼收成很坏,或没有收成。 [16]以:因此。

[17]诸侯:指齐、楚、燕、赵、韩、魏六国。 [18]郑国渠:此渠唐

以后湮废了。

汉兴三十九年[1],孝文时河决酸枣[2],东溃金堤[3],于是东

郡大兴卒塞之[4]。

【段意】 记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黄河决堤。

【注释】 [1]汉兴:汉朝建立,指汉王刘邦元年(前206年)刘邦

为汉王。 [2]孝文时:指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酸枣:县名,今

河南延津县西南。 [3]金堤:西汉时东郡、魏郡、平原郡界内黄河河

堤,用石筑成,高的地方达四五丈,坚固如金属,故名金堤。 [4]

东郡:郡名,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兴:征发。卒: 低级差役,即民

夫。塞:堵塞。

其后四十有馀年[1],今天子元光之中[2],而河决于瓠子[3],

第 8 页

共 20 页

东南注巨野[4],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

[5],辄复坏[6]。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7],其奉邑食鄃[8]。鄃居

河北[9],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

皆天事[10],未易以人力为强塞[11],塞之未必应天[12]。”而望气

用数者亦以为然[13]。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14]。

【段意】 记丞相田蚡为了私利反对修复黄河瓠子口决堤。汉武

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瓠子口决堤,向东南泛滥。丞相田蚡为了

保住他在黄河以北的食邑鄃县不受水灾,收入多,向武帝进谏,以强

行堵塞决堤不合天意为理由主张不修复冲毁的河堤,致使武帝很长时

间不理堵塞决堤的事。

【注释】 [1]其后:指孝文帝十二年河决酸枣之后。四十余年:

从文帝十二年(前168年)至汉武帝元光中(前132年)实际为36年。

[2]今天子:指当时在位的汉武帝。元光之中:元光为汉武帝纪年年

号,共六年。元光之中,即元光三年(前132年)。 [3]瓠(hu)子:瓠

子口,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4]巨野:又名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

北,古代为济、濮诸水所汇注,五代后逐渐湮没。 [5]汲黯:汉武帝

时为东海郡太守,有政绩,后任为主粟都尉,列于九卿。后又任为右

内史。最后拜淮阳太守。郑当时:武帝时曾任济南太守、右内史、大

司农等职。人徒:服徭役的老百姓。 [6]辄:即,立即。复:又。 [7]

田蚡:武帝即位后封武安侯,为丞相。以帝舅故,有权势,富豪。 [8]

奉邑:汉代列侯受封的食邑。依照地位高低,奉邑户数多少不等。鄃

(shu):鄃县,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9]居:处于,位于。 [10]江河:

第 9 页

共 20 页

泛指河流。天事:上天的事情。 [11]未易:不容易。 [12]应天:顺

应天意。 [13]望气用数者:指方士、术士。望气,观察天空云气的

形态和变化,来占卜天地国家的气运。数,技艺,特指占卜等方术。

以为然:认为是这样。 [14]事:从事。复:再。

是时郑当时为大农[1],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2],度

六月而罢[3],而漕水道九百馀里[4],时有难处[5]。引渭穿渠起长

安[6],并南山下[7],至河三百馀里,径[8],易漕,度可令三月罢;

而渠下民田万馀顷,又可得以溉田[9]:此损漕省卒[10],而益肥关

中之地[11],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12],悉发卒

数万人穿漕渠[13],三岁而通。通,以漕[14],大便利。其后漕稍多

[15],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16]。

【段意】 汉武帝采纳大司农郑当时的建议,派水工徐伯勘测,

从长安引渭河水沿南山东下至黄河修渠。渠成后,既方便了漕运,又

使关中地区万余顷农田得到灌溉。

【注释】 [1]是时:这时。大农:官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年)改大农令为大司农,简称大农。职掌全国的租赋和财政收支,兼

管官府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经营管理,如有关官田的垦种和官营盐

铁生产及调运货物和管制物价等。 [2]异时:往日。关东:函谷关或

潼关以东地区。漕:水路运输。渭中:渭水中。上:指向西运往京师

长安逆水而上。 [3]度(duo):估计。罢:完。指运抵长安。 [4]漕

水道:漕运的水路。 [5]时:时常,经常。难处:困难的地方。指危

险地段。 [6]穿:开凿,挖。起:自。 [7]南山:终南山,即秦岭。

第 10 页

共 20 页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8]径:直。指水道直。 [9]可得:可以。以:

用来。 [10]损:减少。省:节省。指减少时间,节省人力。 [11]

益肥:更加使……肥沃。 [12]徐伯:西汉齐郡(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

淄北)人,水利工程专家。表:动词,竖立标记。 [13]悉发卒:全部

征发差役。漕渠:供水路运输的人工河道。 [14]以漕:用来水路运

输。 [15]稍:渐渐。 [16]而:因而。颇:多。得以:能够。

其后河东守番系言[1]:“漕从山东西[2],岁百馀万石,更砥柱

之限[3],败亡甚多[4],而亦烦费[5]。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6],

引河溉汾阴、蒲坂下[7],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壖弃地[8],

民茭牧其中耳[9],今溉田之[10],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从渭

上[11],与关中无异[12],而砥柱之东可无复漕[13]。”天子以为然,

发卒数万人作渠田[14]。数岁,河移徙[15],渠不利[16],则田者不

能偿种[17]。 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18],令少府以为稍入[19]。

【段意】 汉武帝采纳河东太守番系的建议,修渠引汾水和黄河

水灌溉皮氏、汾阴、蒲坂一带,将五千余顷河边荒地变为水浇地,放

弃砥柱的漕运。几年后因黄河改道,渠田荒废,便给予了移居此地的

越人耕种。

【注释】 [1]河东:河东郡,在黄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守:

郡守,郡的长官。 [2]山东:崤山或华山以东。西:向西(运)。 [3]

更:经过。砥柱:砥柱山,又名三门山。此山立于黄河急流之中,此

处水势汹猛。限:险阻。 [4]败亡:毁坏(物资)伤亡(人员)。 [5]

而:而且。亦:也。烦:多。费:费用。 [6]汾:汾河。黄河的支流。

第 11 页

共 20 页

源出今陕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南流至河津县入黄河。皮氏:县名,今

山西河津县西。汾阴:县名,今山西万荣县境,汾河之南。下:区域,

区间。 [7]蒲坂:县名,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 [8]故:原来。尽:

全部。河壖(ruan):河边。壖,河边地。弃地:荒地。 [9]茭牧:放

牧。茭(jiao),茭草,此指以茭草喂牲畜。 [10]溉田:灌溉耕种。 [11]

从渭上:从渭水向上(运)。 [12]与关中无异:同关中地区(往京师运

粮路程)没有差别。 [13]无复漕:不再水路运粮。 [14]作渠田:开

凿水渠开垦农田。 [15]河移徙:黄河河道迁移改道。 [16]不利:没

有效益。 [17]则:而。田者:耕种(河壖地)的人。偿种:偿还种籽。

[18]予越人:指把河壖地给予越人耕种。越人,徙居于此的东越人。

[19]少府:官名。少府职掌山泽陂池市肆的租税收入,供皇室日常生

活和祭祀、赏赐开支,为皇帝私府。兼管皇帝衣食器用、医药娱乐丧

葬等事宜。以为:以(之)作为。稍:小。入:收入。

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1],事下御史大夫张汤[2]。汤

问其事[3],因言[4]:“抵蜀从故道[5],故道多阪[6],回远[7]。

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8],斜水通渭,皆可以行

船漕[9]。漕从南阳上沔入褒[10],褒之绝水至斜[11],间百馀里[12],

以车转[13],从斜下下渭[14]。如此,汉中之谷可致[15],山东从沔

无限,便于砥柱之漕[16]。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17],拟于巴蜀[18]。”

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印为汉中守[19],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馀里。

道果便近[20],而水湍石[21],不可漕。

【段意】 汉武帝采纳修建褒斜道和开辟褒水斜水水道运输线的

第 12 页

共 20 页

建议,任用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张印为汉中太守征发数万人修褒斜道

五百多里,但褒水、斜水湍急多石不能漕运。

【注释】 [1]人有:有人。上书:呈上书面意见。通:开通。褒

斜道:道路名。道路在褒水斜水河谷间,故名褒斜道。漕:指褒水斜

水的航运。 [2]事:指开通褒斜道和开通褒斜水路航运的事。下:下

达。御史大夫:官名。全国最高监察和执法长官。御史府设于宫省之

内,称宪台。臣下奏议由御史大夫上呈,皇帝诏命也由御史交丞相下

达诸侯王和郡国守、相。张汤:因穷治陈皇后狱和淮南、衡山王等谋

反案件得武帝赏识。与赵禹制定了《越宫律》《朝律》、见知故纵和

监临部主之法,用法严峻苛刻。协助武帝治理财政、打击富商大贾、

诛除豪强。元鼎二年(前115年)为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长史朱买臣等

排挤陷害而自杀。 [3]问:询问,了解。 [4]因:于是。 [5]抵:至,

到达。蜀:蜀郡。今四川成都市。故道:道路名。又名陈仓道。起自

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西南行,出散关,沿故道水谷地至凤县,折东

南人褒谷,出抵汉中。道路迂远,但平缓。自古为沟通秦岭南北的要

道。 [6]阪(ban):山坡。 [7]回远:曲折遥远。 [8]沔(mian):沔

水。汉水的上游,在今陕西省南部。 [9]可:可以,能够。以:用作。

行船漕:通行船只的航道。[10]南阳: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市。 [11]

绝水:水的尽头,指发源地。 [12]间(jian):间隔,距离。[13]转:

转运,运输。 [14]从斜下下渭:《汉书·沟洫志》作“从斜下渭”。

意为从斜水顺流而下到达渭水。 [15]汉中: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

致:运送到。 [16]便:便利。于:比。此句是说:比砥柱航运便利。

第 13 页

共 20 页

[17]且:而且。材木:木材。竹箭:一种小竹,可作箭杆。饶:丰富。

[18]拟于:类似于。巴蜀:巴郡和蜀郡。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

北岸。 [19]拜:授予(官职)。 [20]果:果然。便近:既便利距离又

短。 [21]水:指褒水斜水。湍(tuan):急。石:指水中多石。

其后庄熊罴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馀顷故卤地[1]。

诚得水[2],可令亩十石[3]。”于是为发卒万馀人穿渠,自徵引洛水

至商颜山下[4]。岸善崩[5],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6],

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7],东至山岭十馀里间[8]。井渠之生

自此始[9]。穿渠得龙骨[10],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馀岁[11],渠

颇通[12],犹未得其饶[13]。

【段意】 汉武帝采纳庄熊罴的建议修龙首渠。从徵县把洛水引

到商颜山下。商颜山下渠岸容易崩坏,水工们发明了井渠:一处一处

地挖井,井深达四十多丈,井下相互沟通使水流行。 自商颜山西引

水至山东,长十余里。

【注释】 [1]临晋:县名。故治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西南。愿:

希望。洛:洛河,流经大荔南合渭河后,东入黄河。重泉:县名,在

今陕西大荔县西北。故:旧有的,原来的。卤地:盐碱地。 [2]诚:

真正。[3]令:使。亩十石:每亩产十石(粮食)。 [4]徵:徵县,在

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商颜山:即今铁镰山。 [5]岸:渠岸。善:容易。

崩:倒塌,崩溃。 [6]往往:处处,一处一处。 [7]颓:(水)在地面

下流。绝:穿越。 [8]东至山岭十馀里间:向东到了距离山岭十余里

的地方。 [9]生:产生。井渠,开创了我国隧洞竖井施工法的先例。

第 14 页

共 20 页

[10]龙骨:脊椎动物骨化石。 [11]作:开凿。 [12]颇通:很通畅。

[13]犹:尚。 饶:厚赐。意为很好的效益。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馀岁,岁因以数不登[1],而梁、楚之地尤甚

[2]。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3],其明年[4],旱,干封少雨[5]。天子

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6]。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7],

则还自临决河[8],沉白马玉璧于河[9],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

薪填决河[10]。是时东郡烧草[11],以故薪柴少[12],而下淇园之竹

以为楗[13]。

【段意】 记堵塞黄河瓠子决口。黄河在瓠子决口之后二十多年

里,连年歉收。汉武帝祭祀了天地及名山大川后又有旱灾。于是武帝

派汲仁、郭昌征发数万民夫堵塞瓠子决口。武帝亲临瓠子口处祭祀水

神,并命群众及侍从官将军以下与民夫一道背草堵塞决口。

【注释】 [1]岁:年成。因以:因此。数:多次,屡次。不登:

没有收成。登,谷物成熟。 [2]梁:诸侯王国名。梁国原有十八城之

地,武帝元朔中削减八城,尚余十城。辖境约相当于今安徽砀山、河

南虞城、商丘、民权等县地。楚:诸侯王国名。治所在彭城,辖境相

当于今江苏徐州附近数县之地。 [3]既:已。封禅:古代帝王为表明

自己受命于天所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在泰山顶筑坛祭天称“封”,

在泰山下梁父山辟场祭地称“禅”。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登封

泰山,禅泰山之下肃然山。巡:视察。祭:祭祀。 [4]其明年:武帝

封禅后的第二年,即元封二年(前109年)。 [5]干(gan)封:据说上

天为晒干新筑的祭坛而大旱。 [6]汲仁: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

第 15 页

共 20 页

人,汲黯之弟,汉武帝时为九卿。郭昌:西汉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

东北)人。武帝时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元封四年(前107

年),以太中大夫为拔胡将军屯朔方。后因击西南夷昆明无功被撤职。

决:堤岸的决口。 [7]用事:有所事,指行祭祀之事。万里沙:地名。

今山东莱州东北。元封二年春,武帝祷告于万里沙神祠。 [8]则:就。

还:返回。自:亲自。临:到。决河:决口的黄河(地段)。 [9]沉白

马玉璧于河:祭祀水神的方式。 [10]从官:随从天子出巡的侍从官。

负:背。薪:草。 [11]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烧草:以

草作燃料。 [12]以故:因此。薪柴:柴草。 [13]下:从上游往下游

(运输)。淇园:地名,在今河南淇县附近。楗(jian):堵塞河堤决口

的盛满土石等的竹笼。

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1],乃作歌曰[2]:“瓠子决兮将奈

何[3]?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4]!殚为河兮地不得宁[5],功无已时兮

吾山平[6]。吾山平兮巨野溢[7],鱼沸郁兮柏冬日[8]。延道弛兮离

常流[9],蛟龙骋兮方远游[10]。归旧川兮神哉沛[11],不封禅兮安

知外[12]!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13],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

淮、泗满[14],久不反兮水维缓[15]。”一曰[16]:“河汤汤兮激潺

湲[17],北渡污兮浚流难[18]。搴长茭兮沉美玉[19],河伯许兮薪不

属[20]。薪不属兮卫人罪[21],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22]!颓林竹

兮楗石菑[23],宣房塞兮万福来[24]。”于是卒塞瓠子[25],筑宫其

上,名曰宣房宫。而道河北行二渠[26],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

宁[27],无水灾。

第 16 页

共 20 页

【段意】 记汉武帝创作的瓠子歌词和瓠子口堵塞成功。歌词大

意是:瓠子决口,黄河的正道毁坏,河水到处泛滥,梁楚地区不得安

宁,巨野泽成了鱼的世界,淮水、泗水被河水灌满。希望河神大力佑

助,让河水回到故道。河神答应帮忙,柴草却又接济不上,于是运来

淇园的竹子作竹楗。瓠子口终于堵住了,为此在它上面修建了宣房宫,

从此黄河向北流经故道,没有了水灾。

【注释】 [1]悼:伤感。功:工程。指堵塞瓠子决口的工程。 [2]

作:写,创作。歌:指《瓠子歌》歌词。[3]兮(xi):语气助词,相

当于“啊”。奈何:怎么办。 [4]皓皓(hao):通“浩浩”。水盛大

的样子。旰旰(han):水势大。闾:通“虑”。大抵,大都。殚:尽。

为:成为。 [5]地:指梁、楚等遭水灾的地区。宁:安宁。[6]已时:

停止的时候。吾山:即鱼山,今山东东阿县西南。一说,吾山即我山。

平:指取土石填决口吾山被挖平了。 [7]溢:水满向外流。 [8]沸郁:

众多。柏:通“迫”。接近。 [9]延:《汉书·沟洫志》、《水经注》

均作“正”。弛:毁坏。常流:河流的正道。 [10]蛟龙:古代传说

中类似龙的一种动物。骋:奔驰。方(pang):通“旁”。广。 [11]

归旧川:返回旧道。神:指河神。哉:语气助词,相当于“呀”。沛:

盛大。指神力巨大。 [12]安:哪里,怎么。外:指外面河水泛滥成

灾的情况。 [13]为:替。谓:告诉。河伯:河神。[14]啮(nie)桑:

地名。即啮桑亭,在今江苏省沛县西南。浮:漂浮。 [15]反:返回。

水维缓:水的纲纪松弛。意为河水无法无天不受约束。维:纲纪,法

度。缓:松弛。 [16]一:指另一首“瓠子歌”歌词。 [17]汤汤(shang):

第 17 页

共 20 页

水盛大。激:水势腾涌。潺(chan)湲:水流动的样子。 [18]北渡:

向北引渡。污:停积的水。浚:疏通。这句是说,(黄河决口向南泛

滥,巨野、淮泗都装满了水,)要想疏通流水把它向北引渡返回故道

十分困难。 [19]搴(qian):取。茭(jiao):篾缆,竹索。沉美玉:

指向河里沉下璧玉(以祭祀河神)。 [20]许:答应。指答应帮助。属

(zhu):连接。不属,指柴草缺乏不能连续供应。 [21]卫人罪:卫国

人的罪过。东郡地区是原卫国所在地。卫人以柴草作燃料,致使柴草

缺乏不能满足堵塞瓠子口的需要,所以卫人有罪过。 [22]烧萧条:

烧柴草烧得来很荒凉了,意为柴草烧光了。噫乎:感叹词。相当于“唉”。

何以:以何,用什么。御:抵挡。 [23]颓:向下漂流。林竹:即上

文“淇园之竹”。楗石:填满土石的竹笼桩柱。菑(zi):竖立。 [24]

宣房:宣房宫。建筑在瓠子堤上。这里用以指代瓠子决口。 [25]卒:

终于。 [26]道:通“导”。疏导。二渠:一指漯河;一指自濮阳西南

长寿津北流至今馆陶县东北,折东经高唐县南,折北至东光县西会漳

水的北渎。 [27]复:恢复。

自是之后[1],用事者争言水利[2]。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

引河及川谷以溉田[3];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4];汝南、九江引淮

[5];东海引巨定[6];泰山下引汶水[7]:皆穿渠为溉田[8],各万馀顷。

佗小渠披山通道者[9],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10]。

【段意】 黄河瓠子口堵塞成功后,汉武帝兴起了大规模兴修水

利的高潮。除关中地区修了辅渠、灵轵渠外,朔方、西河、酒泉、汝

南、九江、东海、泰山等郡所辖地区,都修了水渠。其他小渠及山谷

第 18 页

共 20 页

间的蓄水池更是不计其数。

【注释】 [1]自是之后:从此之后。指瓠子口堵塞成功之后。 [2]

用事者:掌握朝延政事的人。争言:竞相进谏。 [3]朔方:郡名,今

内蒙古杭锦旗北。西河:郡名,今内蒙古东胜县境。河西:地区名,

今甘肃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酒泉:郡名,今甘肃酒泉。川谷:河流。

[4]辅渠:渠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及源县界。位处郑国渠北岸,

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浇灌的高地。渠共有六条,故又名六渠、六

辅渠。灵轵(zhi):渠名。其地说法不一,《汉书·地理志》说在今

陕西周至县东灵轵原下,东北流入渭水;《水经·渭水注》说在今陕

西兴平县境渭水以北。堵水:《汉书·沟洫志》作“诸川”。 [5]

汝南:郡名,今河南省上蔡西南。九江:郡名,今安徽寿县。 [6]

东海:郡名,今山东郯城北。巨定:巨定泽,今山东广饶东北清水泊

的前身,汉时为一大湖。 [7]泰山:郡名,今山东泰安东南。汶水:

即今山东西部大汶河。源出莱芜县北,流入济水。 [8]为:用来。 [9]

佗(ta):同“他”。别的,其他。披:劈。通:打通。道:指水道。

[10]著:显著,著名。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1],观禹疏九江[2],遂至于会稽太湟[3],

上姑苏[4],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

[5];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6];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

利害也[7]!余从负薪塞宣房[8],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9]。

【段意】 司马迁叙述他写《河渠书》的缘由。他曾到过黄河、

九江、淮水、泗水、济水、漯洛水、离堆等,实地考察了河流湖泊,

第 19 页

共 20 页

深感水的利与害;又曾随天子背草堵塞瓠子口,被《瓠子诗》所感动,

为此,写下了《河渠书》。

【注释】 [1]余:我。庐山:今江西九江市的庐山。 [2]观:游

览、考察。 [3]遂:于是。至于:到。会稽:会稽山,在今浙江省绍

兴县东南。 [4]姑苏:姑苏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5]窥:看,

察看。洛汭(rui):即洛水(今河南境内洛河)。迎河:即逆河。 [6]

瞻:观看。岷山:即今四川松潘以北的岷山,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

边界。 [7]为利害:带来利益带来灾害。 [8]从:跟随。 [9]悲:感

慨。

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