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发(作者:)

维普资讯

第26卷 

心理学探新 

2006焦 

总第97期 

PSYCHOLOGICAL EXPLORAnON 

第1期 

IT企业员工压力源、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张西超 连旭 车宏生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压力源、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所有压 

力源和控制型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有显著相关;对男性心理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人际关 

系、角色模糊、工作家庭平衡、职业发展,且控制型应对方式在角色模糊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 

用;对男性身体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负荷、角色冲突和控制型应对方式;对女性心理健 

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家庭平衡,对女性身体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负荷。 

关键词:压力源;应对方式;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6 J01一OO91一o4 

1前言 

0.8576[ 

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7个维度,分别 

近年来对于压力的研究13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 为:职业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工作家庭平衡、 

关注,研究对象大部分集中于学生…和教师[引,而对 

角色冲突、角色模糊、组织结构与气氛。 

于企业员工特别是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的研究较 

2.2.2心理健康量表:选用Cooper等人(1998)的工 

少。研究者对压力来源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不同压 

作压力调查问卷(OSI一2)中国修订版(OSI—PRC,萧爱 

力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较少。应对方式是 

玲,2002)的心理健康分量表。杨六琴在其硕士论文 

指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所采用的认知调节和行为努 

中对此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力的策略和方法。Cooper和Williams(1998)提出的 

0.8809 ̄ 

结构效度较好。 

支持型应对和控制型应对分类近几年在国外工作压 2.2.3身体健康量表:选用Cooper等人(1998)的工 

力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支持型应对强调从他人 

作压力调查问卷(OSI一2)中国修订版(OSI—PRC,萧爱 

那里获得相应的支持或借助兴趣和消遣进行放松, 

玲,2002)的身体健康分量表。杨六琴在其硕士论文 

而控制型应对则关注用定计划、时间管理等理性的 

中对此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方式来解决压力问题,目前国内对于这两类应对方 

0.7442[4】

结构效度较好。 

式的实证研究较少。此外,应对方式对于压力的后 

2.2.4应对方式量表:选用Cooper等人(1998)的工 

果(如身心健康等变量)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还不一 

作压力调查问卷(0SI 2)中国修订版(OSI—PRC,萧爱 

致,本研究旨在探索分别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 

玲,2002)的应对方式分量表。杨六琴在其硕士论文 

重要预测作用的工作压力来源,并进一步探讨控制 

中对此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型和支持型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希望 

0.7682[ 

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2个维度,分别 

为组织中工作压力管理提供实证参考。 

为:控制型应对和支持型应对。 

2方法 2.3实施与统计分析 

2.1 被试 

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个别测试,共发放问卷 

选用某大型IT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525份,回收有效问卷457份,回收率为87%。用 

性281人(占61%),女性176人(占39%),平均年龄 

8pssl1.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分析。 

为33.1岁。 

3 结果 

2.2研究工具 

3.1 性别在压力源、应对方式和身心健康方面的差 

2.2.1压力源量表:选用Cooper等人(1998)的工作 

异比较 

压力调查问卷(OSI一2)中国修订版(OSI—PRC,萧爱 

有研究表明男女性在压力源及压力反应方面存 

玲,2002)的压力源分量表。杨六琴在其硕士论文中 

在差异[ 0],故通过T检验考查男女性在身心健康、 

对此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内部一致信度为 

应对方式与压力源各维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 

维普资讯

92 理学探新 2006焦 

现,男女性在身心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方面没有差 

相关。根据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量表,分数越高代 

异。在工作压力来源方面,男女性的差异主要体现 表相应的压力反应心理、身体健康水平越差。故表明 

在工作负荷(t=3.277,P<0.01)、工作家庭平衡(t 

控制型应对方式运用越好,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越 

5.243,P<0.01)和角色冲突(t=3.019,P<0. 

好。两种应对方式与压力源的相关关系各有不同, 

O1),即男性比女性感知到更强烈的工作负担、工作 

控制型应对方式与角色模糊(r=一0.185,P<0. 

与家庭冲突、工作角色定位冲突带来的压力。 01)、组织结构与气氛(r=一0.201,P<0.O1)压力源 

3.2压力源、应对方式和身心健康的相关分析 

呈显著负相关,支持型应对方式只于组织结构与气 

为了考查压力源、应对方式和身心健康之间的 氛(r=一0.146,P<0.01)呈显著负相关。各种压力 

关系,首先采用多元相关分析探索三者之间的相关 

源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即员工 

关系。结果表明,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密切的相 

感知到的压力源强度越大,其身心健康状况越差。 

关,控制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r:一0.215,P< 

3.3压力源对身心健康的回归分析 

0.O1)、身体健康(r=一0.171,P<0.01)均有显著负 

表1 压力源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表 

为了进一步考查哪些压力源对身心健康起到重 

用也不同。对于男性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的压力源 

要的预测作用。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对员工全体、 

为人际关系、工作家庭平衡、角色模糊和职业发展, 

男性和女性群体进行考查。表1是以心理健康为因 

对于女性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家庭 

变量、压力源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2是 

平衡。对于男性身体健康有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 

以身体健康为因变量、压力源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 作负荷和角色冲突,对于女性身体健康有预测作用 

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压力源对于心理健康和身体 

的压力源为工作负荷。 

健康的预测作用不同,且在男女性群体上的预测作 

表2压力源对身体健康的回归分析表 

维普资讯

第l期 张西超等IT企业员工压力源、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93 

3.4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 

表3男性压力源、控制型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分层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机 盲,表3表明控制型应对方式只在角色模糊和心理 

制,采用分层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因前面分析发现 

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表4表明控制型应对方式独 

支持型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没有显著相关,故只考 

立于压力源直接对身体健康起预测作用。对于女性 

查控制型应对方式。因前面分析发现压力源对男女 

而盲,表5、表6表明控制型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既 

性的身心健康预测作用均不同,故对应对方式在男 无预测作用也无调节作用。 

女性群体中作用机制分别进行考查。对于男性而 

表5女性压力源、控制型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分层回归分析 

衰6女性压力源、控制型应对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分层回归分析 

维普资讯

94 理学探新 2006芷 

4讨论 

(本研究中指身心健康)之间的角色结论不一,本研 

究发现应对方式对压力反应既有调节作用也有直接 

4.1控制型应对方式和支持型应对方式与身心健 

康的关系不同。 

作用。对于男性身体健康控制型应对方式起到直接 

预测作用,即越积极地运用一些理性的技巧和方法, 

Coopert和Williams(1998)关于控制型和支持型 

应对的分类从更行为化、更情景化的角度看待应对 

方式 5。对组织中的压力管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意 

义。本研究发现控制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和身体 

身体健康状态越好。对于男性控制型应对方式仅在 

角色模糊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而不对其他 

压力源起作用。这说明应对方式的作用是有情景性 

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这说明一些技巧性、理性的行 

为方式对缓解压力反应确实有益。而在现实组织中 

也正大量运用压力管理、时间管理和有效沟通等培 

训手段来提高员工相应技巧,进而帮助员工缓解压 

力反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L4 J,本研究未发现支 

持型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密切相关,采取支持型 

应对方式的员工往往通过转移注意力、倾诉和放松 

来缓解压力,实质上只能暂时减少压力反应不能彻 

底减缓压力反应。这一结果再次证明只有改变认 

知、改善能力才能真正缓解压力反应,提高身心健康 

水平。 

4.2不同压力源在男女群体中对于身心健康的预 

测作用不同。 

本研究发现不同压力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 

是不同的,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较一致[。, ],另外本 

研究还发现的影响身心健康的压力源均与组织有密 

切的关系。工作负荷与组织设计、工作设计有关,人 

际关系是上下级、同事关系的充分体现,角色冲突和 

角色模糊是当前社会与组织频繁变革的产物,职业 

发展则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机制有关,工 

作家庭平衡也正是现代社会和组织越来越关注的一 

个话题。因此,本研究的发现将提示管理者通过主 

动地改进组织层面的各种策略、设计及机制,同样能 

从根本上缓解员工的压力反应,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本研究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影响男性身心健康 

的压力源比女性要复杂得多。这说明男性对自己有 

更高的职业、生活和角色期待,对周围环境和关系的 

变化更敏感,同时男性对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也很关 

注。所以男性职业人应更关注自己的压力管理能 

力,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对于女性,真正影响其身 

心健康的压力源很少且影响程度有限(变异解释率 

仅为12.4%和7%),可见还有压力源之外的一些因 

素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此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 

究。 

4.3控制型应对方式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不同。 

以往的研究对于应对方式在压力源和压力反应 

的,人们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是随压力源情景的变化 

而变化的,此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实证研究探讨。 

另一方面,角色模糊是指所体验到的角色环境的不 

确定性,主要是指对自己在工作中应充当什么角色 

把握不准,或是不同的上级对工作的期待不同以致 

产生角色模糊。所以当员工对自身角色定位、工作 

要求不明确时,特别是组织处于变革阶段时,员工应 

采取积极的沟通、思考和计划等行动,便可帮助缓解 

其压力反应,减少角色模糊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5结论 

5.1所有压力源与身心健康有显著正相关,即员工 

感知到的压力源强度越大,其身心健康状况越差。 

控制型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有显著负相关,即控制 

型应对方式运用越好,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越好。 

5.2不同压力源在男女群体中对于身体和心理健 

康的预测作用不同:对于男性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的压力源为人际关系、工作家庭平衡、角色模糊和职 

业发展,对于女性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 

工作家庭平衡,对于男性身体健康有预测作用的压 

力源为工作负荷和角色冲突,对于女性身体健康有 

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负荷。 

5.3在男女群体中控制型应对方式对于身体和心 

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不同:对于男性控制型应对方式 

在角色模糊和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且独立于 

压力源直接对身体健康起预测作用。对于女性控制 

型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既无预测作用也无调节作 

用。 

参考文献 

1 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 

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980—982. 

2李百珍,等.教师应付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4,23(3):62—65. 

3张向葵,等.退休人员的应付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调节作 

用研究.心理科学,2002,25(4):414—417. 

4杨六琴.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和压力应对的作用机制.硕士 

论文.2004,9—14. 

维普资讯

第1期 张西超等IT企业员工压力源、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95 

5 Cooper C L,Williams S.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Ver— 

2002,14(1)6—25. 

sion 2.England.North Yorkshire:RAD Ltd. 

7周跃萍,等.不同职业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的比较 

6 Siu O L,Cooper C L.Managerila Stress in HongKong and Tai— 

研究.心理学探新,2004,23(1):63—65. 

wan;A comparative study.Journal of Managerila Psychology, 

A Study of Occupational Stressor, 

Coping Style and Mental&Physical Well—being in IT Firm 

Zhang Xichao Lian Xu Che Hongshe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Abstract:The purports of this ret ̄:aroh is tO explore predictors of mentla&physical well—being among many job stressors,and tO ifnd the im— 

pact of coping style on mentla&physicla well—being.The results were ss follow:all job srtesosrs nad controling coping style had signiifcant 

correlation with mental&physical well—being.The predictors of male’8 manflewell—being were relationships,home&work balance,role 

ambiguity and career development,and controlling coping style acted as an mediator between role ambiguity and mantle well—being.The pre— 

dictors of male’s physical well—being were workload,role conflict and controlling coping style.The predictor offemale’8 mantle well—being 

was home&work balance.The predictor offemale’s physical well—being WaS workload. 

Key words:occupational stressol;coping style;mental health;physical well—being 

(上接第9O页)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tructured Interview: 

A Mulitvariate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Approach 

Hong Ziqiang .Tu Dongbo2 

(1.China Center for Leadership Assessment nad Selection。Beijing 100036; 

2.Education College。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7)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ed to apply the MGT in analyz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ructured interview.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struc- 

tured intevriew is moderately dificlut and highly discriminated,(2)the reliabilities of both single and composite measurement aspects are 

high・(3)the erliabiliyt of structured interview increases with the number of asF ̄ssors(five to nine saF,essor8肿appropriate when balnacing 

erliabiliyt and cost)。and(4)mesaurement asepcts in structured interview al'e highly interrelated。which makes composite sc0re reasonable. 

The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present practice of selection interview are discussed. 

Key words:Structured interview;MGT;Reliba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