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发(作者:)

China

国内

|军事

忠诚镌刻喀喇昆仑

/王雪振 李梦奇

“坚持、团结、从不畏惧,只因

我们知道,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

任何困难都无法撼动我们守护她的决

心……”今年3月,一部名为《家国与

边关》的45秒短视频“刷爆”朋友圈,

先后登陆全国15000多家影院,并在央

视黄金时段播出。

在海量信息让人目不暇接的网络时

代,边防军人的日常巡逻瞬间为何能够

触动亿万网友的心?

答案写在风雪里。

在激昂奋进的戍边守防岁月中,一

代代驻疆官兵枕戈待旦、挑战极限,把

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边关,凝结形成

了以“热爱边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喀喇昆仑精神。

凝眸侧耳,我们仿佛看到驻疆官兵

用一行行坚定足迹丈量着万里边关,听

到一声声铿锵誓言回荡在巍巍群山,一

幅幅忠诚戍边、扎根荒原的精神群像镌

刻在喀喇昆仑之巅。

西北向西,屹立着巍巍喀喇昆仑山。

从空中俯瞰,达坂高耸入云,冰河交错

密布。这里是“高寒极地”“生命禁区”,

也是边防官兵不竭的精神之源。

南疆军区某部礼堂,一台名为《党

代表》的历史情景剧正在上演,真实还

原了“进藏英雄先遣连”的光辉事迹。

映入眼帘的时光跨度近70年。

1950年,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

令,新疆军区原独立骑兵师一团一连在

“党代表”、保卫股长李狄三的带领下,

从新疆和田普鲁村出发,克服极寒缺氧、

高原疾病等重重困难,艰难跋涉10个

月,掀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服喀喇昆

仑山、进军藏北高原的序幕。

这一路,一连走得异常艰难—全

连136名官兵,先后有63人长眠雪山。

毛主席听闻一连的光辉事迹后连叹三声

“盖世英雄”。

“看一回,就被感动得哭一回!”

提到“先遣英烈”,新疆军区某团一营

副营长李高杰这样说。2007年,在内地

某部队服役满两年的李高杰退伍,回到

清华大学继续深造。一次随导师来到新

疆做课题,他被先遣连官兵挑战“生命

禁区”的故事深深打动。回校后,李高

杰怎么都忘不了那群“踏云英雄”,于

是申请转为国防生。2011年毕业分配时,

他二次入伍,毅然选择西北边疆,并成

长为“进藏英雄先遣连”第25任连长。

热血奔流70载,感动常在。和李

高杰一样被戍边军人精神打动的,还有

边防翻译刘康。军校毕业那年,他放弃

到总部机关任职的机会,来到海拔5000

多米的天文点。因完成任务出色,他任

职第三年就荣立一等功。刘康说:“守

防官兵的英雄事迹,让我懂得了什么是

忠诚,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奉献,什么

是值得。”

神仙湾、天文点、扎西岗……这

些带着诗意的哨所名字掩盖不了它们是

“夺魄之地”的现实—天上无飞鸟、地

上不长草,六月雪花飘、四季穿棉袄,

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

河尾滩边防连的海拔比珠峰大本营

还高出200多米,是“生命禁区中的禁

区”。2016年初,蒙古族战士叶尔登巴

依尔巡逻归来突发疾病,将23岁的生命

定格在雪域高原。战友将他的遗体安葬

在喀喇昆仑山腹地的康西瓦烈士陵园,

让他永远守望着这片挚爱的热土。

走进康西瓦烈士陵园,这里没有绿

树草地,只有巍巍群山陪伴忠魂。

为了祖国边境的和平与安宁,100

多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牺牲时大多只

有十八九岁,还没来得及品尝爱情的甘

甜,有的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斑驳的墓碑,镌刻着舍生取义、牺

牲奉献的家国情怀。每逢新兵下连、老

兵退伍,驻地部队都要组织官兵前来祭

奠烈士;货运司机、旅人游客路过此处,

纷纷来祭奠缅怀;巡逻直升机途经这里,

也要在上空久久盘旋,向烈士们致以最

崇高的敬意。

某汽车旅原四级军士长李常青常年

为高原守防官兵运送给养物资,每次望

见雪山、翻越达坂,他都会长鸣汽笛,“那

是对革命前辈们致敬,也是在勉励自己

一定要把物资完好地送到边防哨所,那

里有一群祖国和人民最放心的人!”

英烈的精神催人奋进,奉献的话题

历久弥新。昆仑武堂、边关巡讲、戍边

画册、“学讲座”论坛,让喀喇昆仑精

神穿越戈壁荒漠,登上地球极哨,飞入

雪海孤岛,挺进“蚊虫王国”,感染和

激励了万千边防官兵。这些年,新疆军

区部队在传承和挖掘上下足功夫,他们

整合红色资源,将军区喀喇昆仑精神主

题馆和某红军师师史馆打造成“示范基

地”,并陆续编印下发了《新疆军区英

模谱》《红色基因代代传》《新疆军区

32

2019年第04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内

China

履行“三队”使命故事集》等。

斗转星移,使命依旧。如今,守防

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兵住进

了富氧营房,迈入了“网络世界”,坐

上多功能巡逻车。但“生命禁区”恶劣

的自然环境依然没有改变,驻疆官兵从

喀喇昆仑精神中汲取丰富营养,与“死

神”搏斗、和风雪共舞、为祖国守防的“戍

边剧本”还在续写……

有人说,喀喇昆仑高原守防的日子

太艰苦,即使躺着也是一种奉献。然而,

沉默的喀喇昆仑高原依旧以她独特的魅

力,牵绊着一代代守防官兵的心。

摄影作品《英雄探妻》主人公、“高

原模范汽车兵”张良善,当年因为执行

运输任务,没见到难产的妻子最后一面。

在爱妻下葬那天,他穿上军装,胸前戴

满军功章,到坟前给爱人庄严地行了一

个军礼。如今已成长为副师职干部的他,

仍然坚守在阿里高原。

第3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边

防官兵口耳相传的“昆仑女神”姜云燕,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已在喀喇昆仑

高原巡诊4万多次。块块界碑留下了她

热爱高原、忠诚使命的印记。

“祖国的边界在这里,我要像界碑

一样铆在这里,做最忠诚的喀喇昆仑卫

士!”新疆军区官兵用生命丈量雪域高

原,用忠诚守护万家团圆,在新时代谱

写强军新篇章!

获评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

命军人标兵”的某旅二级军士长刘加平,

入伍时只有初中学历。他十几年如一日

与武器装备打交道,多次奔赴喀喇昆仑

高原参加军事演习,在炮火硝烟中解决

了多项装备训练难题,多项成果获军队

科技进步奖,成为赫赫有名的“士兵专

家”。

“祖国领土不能有‘死角’,军人

脚下不能有‘盲区’”,被中央军委表

彰为“全军备战标兵”的某边防团原团

长屈怡,走遍一千多公里边境线、数十

3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China

国内

▲ 喀喇昆仑山上官兵铲雪为巡逻车开路

次与死神擦肩。他在高原高寒地区探索

创新多种战法训法,并在反复论证的基

础上,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进

行了历史上首次全团整建制武装5公里

越野,在雪域高原书写了奇迹。

在“山鹰都飞不过去”的地方,某

陆航旅运输直升机一营官兵驾“战鹰”

击长空,振“铁翼”护苍穹,在高原高寒、

复杂电磁、复杂气象等极限训练条件下

练就过硬本领,飞出打赢新高度……

风雨70载,驻疆军人一穷二白创

伟业,敢教日月换新天。追寻他们的足

迹,我们看到了新疆军区官兵的“专属

幻灯片”:一棵小白杨、一头老黄牛、

一匹舍身马、一面好汉墙、一座老兵村、

一条“生死线”……

岁月车轮滚滚向前,强军战鼓震天

动地,喀喇昆仑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一批批铁心戍边的官兵正在用青春和热

血书写着喀喇昆仑精神的崭新篇章。

凯歌战昆仑,红旗映天山。1949年

10月,遵照党中央、毛主席指示,王震

将军率领20万大军,在新中国成立的礼

炮声中一边行军一边战斗,历尽千辛万

苦,将红旗插遍天山南北、雪域大漠。

驻疆部队在七十载卫国戍边的漫长岁月

中,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以“热爱边防、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为主

要内容的喀喇昆仑精神,体现了广大边

防官兵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博大情怀

和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坚强

意志。喀喇昆仑精神,闪耀着爱国主义

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芒,已经成为激励

一代又一代官兵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

强大精神支柱。

34

2019年第04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