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发(作者:)

AoIP技术在广播系统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1-06T01:59:45.158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9月下18期 作者: 王源

[导读] 随着AoIP技术的日渐成熟和不断普及,主流调音和音频矩阵几乎都标配了AoIP接口,不少周边设备也具备了AoIP功能,同时为实现

互通创造了条件。它打破了传统播控、监测、网络三大系统的壁垒,除个别需要异构备件的播出通道外,将大部分业务都统一到IP平台

上,打破了传统播控、 监测、网络三大系统间的壁垒,削减了大量的中间转换环节,简化了布线和系统 复杂度,提高了可靠性和灵活

性,同时有利于未来建立真正意义的音频云平台。

天津广播电视台 王源 天津 300070

摘要:随着AoIP技术的日渐成熟和不断普及,主流调音和音频矩阵几乎都标配了AoIP接口,不少周边设备也具备了AoIP功能,同时为实现

互通创造了条件。它打破了传统播控、监测、网络三大系统的壁垒,除个别需要异构备件的播出通道外,将大部分业务都统一到IP平台

上,打破了传统播控、 监测、网络三大系统间的壁垒,削减了大量的中间转换环节,简化了布线和系统 复杂度,提高了可靠性和灵活性,

同时有利于未来建立真正意义的音频云平台。

关键词 AoIP,播控,监测

1系统对比

传统的播控系统监测是将信号简化成电平表再去分析,需要有大量的插入采集设备和中间环节。AOIP(Audio-Over-IP)技术,即基于网

络的多路音频传输技术(100Mb/s: 64ch+64ch;1000Mb/s:512ch+512ch),双向传输质量为 48kHz,24bit 的不压缩音频信号。系统如果直

接通过设备的AoIP接口采集音频信号用于监测, 可省去大量插入采集设备和中间环节,能有效避免伪监测。打破了传统播控、监测、网络

三大系统的壁垒。

如果除个别需要异构备件的播出通道外,将大部分业务都统一到IP平台上,系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精简和融合。建立直接、可靠、简

洁的播控与监测。内容的音频质量与安全监测通过AoIP路由的建立,实现了对播出链路关键节点信号的实时质量分析,完全基于内容的一

致性比对;完全基于内容的延时量计算和判定。基于AoIP的机房同步系统利用AoIP网络的同步特性可以额外获得一个机房同步系统。音频

设备工作在网络时钟模式,也可以通过字时钟转接,它是一个冗余的同步系统。下图使用AoIP技术的播控系统传输监测网图。

网络路由的实现利用AoIP技术,实现基于IP网络的软路由和信源共享,具有容量大、操作简单、灵活度高、可管理性等优点。该系统

也实现数字音频云的应用,不管信号源和目的地在哪,也不管处理单元在哪,都能随时拉上关系,互相替代,互相备件。

2 基于AoIP的广播播控

完全基于AoIP的纯IP广播播控与监测系统它是全新技术框架,不是旧系统的AoIP的升级版。用ACM3提供面向应用的软硬件完整的解

决方案。ACM3 是完全基于AoIP技术的纯IP广播播控系统,主要包括:具备AoIP接口的直播调音台及数字音频矩阵、音频路由器(带AoIP

接口、MADI接口、模拟/数字音频接口)、多格式音频切换器(带AoIP 接口、MADI 接口、模拟/数字音频接口)等硬件产品, 以及基于硬

件产品的 C/S 架构的管理系统。ACM3能通过Dante 协议与国际主流广播级音频产品实现AoIP音频的互联互通。系统建立了针对所有产品的

统一网管平台,在同一个网络中能同时传递无损的音频。

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同类技术有:(1)使用插入监测,一方面由于该技术内部没有媒体同步时钟,音频数据传输为有损传输,不能保

证广播级的监听和传输质量,只能用于辅助监测;另一方面大量使用插入设备会造成系统过于庞大复杂,运转故障率高。(2)使用

CobraNet 技术,CobraNet 为非标准化企业协议,不同厂商设备互联性差,且传输通道十分有限,不能与 IP 网络稳定共存,需要建立专用网

络。

ACM3 运用AoIP技术克服了上述全部缺点,远优于上述两种解决方案。随着 AES67-2013 标准的颁布,国际上主流音频厂商的数字音

频产品AoIP接口的日益普及且统一在该标准之上,作为国内最先全面支持该标准的播控系统,ACM3 系统将成为国内播控系统的主流技术

发展方向,与国际最先进技术保持同步。

2.1 AoIP接口直播调音台

AoIP接口的直播调音台大部分是基于SHARC DSP 处理器芯片,单片 DSP 可同时处理64CH进64CH出的音频信号。采用网络化、模块

化、分体式设计理念,吸纳了当今广电领域众多用户的实际需求。各项技术指标完全符合《GY/T 274-2013数字调音台技术指标和测量方

法》I级标准。AOIP接口符合AES67-2013标准。配置灵活:用户可选配 16路以上的推子,每通道均具有 A/B 选择、相位纠错、均衡及动态

开关。16条以上独立立体声母线(PGM、REC、N-1、AUX、MONITOR等)。推子及控制模块采用高对比度、广视角的彩色 LCD 屏作为

显示单元,带触屏的台式 LCD 表桥,或选用平板电脑做表桥(如:iPad),以高速 CAN-BUS 作为连接各推子模块和控制模块的通信协

议,控制功能完善(对讲、监听、GPIO),可配导播控制器。前插式结构设计,易于扩展与维护。支持多种语言,可为用户定制。内置网

络交换机,开放通信协议,便于监测与集成。双路供电冗余设计,无单电源节点,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支持 MADI 光纤卡,方便与其

它设备互联,通过网络或串口,可自动校准调音台时间。

2.2其他设备

音频路由器,能将各种介质的音频信号(数字或模拟音频、MADI 音频、AOIP 音频)进行互相转换,通过网络接口实现双向传输。

GPIO、串口连接外部设备;OLED 显示屏(显示输 入输出信号电平),选择开关和监听输出;路由分配通过 PC 软件进行配置,可以开机

重载。基于 AOIP 传输技术,百兆网可双向传输64CH,千兆网可双向传输。512C音频切换器,硬件结构与音频路由器完全相同,技术指标

也完全相同,能将来自不同路由的音频信号(数字或模拟音频、MADI 音频、AOIP 音频),按预定的逻辑进行自动切换输出,同时具备关

机直通功能。

ACM3 网管系统,将上述设备联网后,ACM3 网管系统能够对系统中全部设备进行配置、监测 和管理,对音频信号进行任意调度、双

向无损传输、监测报警、网络监听、内容 比对、网络对讲、慢速录音、分析统计、日志记录等,真正实现设备互联互通、 音频信号双向传

输、完全网络化管理。

3 工艺创新要点

完成了对广播中心不同设备、不同传输路径和功能子系统的整合,除个别需要异构备份的播出通道外,将大部分业务都统一到IP平台

上,打破了传统播控、监测、网络三大系统间的壁垒,削减了大量的中间转换环节,简化了布线和系统复杂度,提高了可靠性和灵活性,

同时有利于未来建立真正意义的音频云平台。通过AoIP路由的建立,我们实现了对播出链路关键节点信号的实时质量分析, 以及完全基于

内容的安全性比对,避免了由于将信号简化成电平表再去传递分析带来的伪监测风险,这对安全播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 IP 组网,AOIP 音频与管理信息共网传输

系统可大可小、灵活扩展,小到一套节目,几台设备联网,大到十多套节目,上百台设备联网,均能稳定运行,并自动发现和管理设

备。实现音频信号在不同传输介质之间互相转换,实现模拟音频信号、AES 音频信号、MADI 音频信号、AoIP音频信号的自动切换输出。

支持虚拟声卡技术,通过网络完成代播和慢录功能,节省硬件投资。

传输密度高(24bit,48kHz 不压缩音频):百兆网双向传输64CH 音频;千兆网双向传输 512CH 音频。具有极低的传输延时,小于1ms。

利用已有网络,不需要架设专用传输网。自动发现和管理设备,支持双网络冗余及自动备份切换,QoS 流量管理,支持单播和组播,有效

减少网络流量。系统管理平台基于 C-S 架构和数据库技术,应用层由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信号路由管理、监测管理、报警管理、监听管

理、对讲管理、日志记录、统计分析、 代播及慢录管理等二十余个模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