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

传媒艺术赵瑜沈心怡: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赵瑜沈心怡【内容摘要】共情是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在观察类真人秀节

目的审美过程中,共情效应是节目文本与受众之间经由情感和认知的共同作用,产生的良性互动。综合

心理学、美学和传播学的研究,共情效应的激发有着近似“俄罗斯套娃”般的叠加效应,心理和审美机制

下的“由物及我”和“由我及物”触发和调节着受众的观看方式和情绪指向;共情传播机制下的效应扩散,

让受众同时作为“文本性主体”和“社会性主体”产生更加综合的认知判断和情感反应。观察类真人秀案

例研究显示,为了增强节目与受众的共情能力,原生态写作基础上的真、新、近,吻合社会情感结构和个体

生活经验的意向和观念表达,是与受众建立起牢固情感连接的基本要素。【关键词】观察类真人秀;共情传播;审美共情―、问题的提出关注。根据这一学术脉络,上文述及的两档观察类真

人秀产生差异化的传播效果,不仅源自电视文本作为

一个外部刺激引发的不同的欣赏体验,更重要的还在

于文本内容及意涵同观看主体生活经验及情感结构的

相符程度所导致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引入共情传播的相关理论,

解释视听传播中的传播效果问题。“共情”这一概念

目前在心理学以及美学范畴均有较多的探讨,而以视

听内容生产为视角的研究较少,尤其在观察类真人秀

这一垂直领域,更需要将共情作进一步延伸,解答受众

如何根据节目内容进行情感卷人和情绪分享,从而为

真人秀节目共情效应的触发以及价值观的有效传递提

供理论参考。二、共情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近年来,观察类真人秀通过慢节奏的叙事、接地气

的生活体验以及细腻的情感传递赢得大批忠实观众。

2019年以来这一节目类型获得进一步发展,题材从明

星经营类、婚恋类拓展到日常家庭生活类,从以明星为

主,逐步过渡到以突显普通人的形象为主。其中,东方

卫视播出的《做家务的男人》以及芒果TV自制的《你

怎么这么好看》两档节目,分别聚焦男性与女性在生活

中的形象、行为及其改变,力图借助共情的力量打动受

众,引起受众的共鸣。传递社会正能量一直是我国综艺节目制作的内在

要求,《做家务的男人》通过对家庭亲密关系的观察提

倡平等的家庭性别观和生活理念,《你怎么这么好看》

则希望通过全方位的改造让普通人呈现出更加美好的

自我形象和更为积极的生活状态。然而,这两档节目

在播出后却收到了截然不同的受众评价,《你怎么这么

好看》甚至引发关于综艺节目“价值观”的公众讨论。

总体而言,两档节目的设定都未脱离社会人文关怀这

一底线,但为何会产生极化的口碑?基于价值观传播

的真人秀节目应如何提升感染力,引发受众认同,从而

实现良性的互动?德国哲学家罗伯特•费肖尔(Robert

Vischer)研究

了视觉形式中的共情审美体验,他指出“那些形式像是

在自己运动,而实际上只是我们自己在它们的形象里

运动”1。浮龙•李(Vernon

Lee)接受了这一观点,她

认为审美(或审丑)的过程就是“伴随着依据(观察者

的)先前经验对可见之形状所达成的理解” ®。由此

“看”从一种机械被动的行为,转变为一种主体将个体

化经验与记忆从内部向外部观察对象投射的有意识行

为®,其中的心理和审美“共情”现象获得了多学科的92 现代传播2020年第为他人的幸福而欣喜,为他人的不幸而悲伤,这一

现象在人际互动中颇为常见。当人们看到他人经历了

某事或正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能够产生一种近似感

同身受的体验,这就是共情(empathy)。共情首先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是一种社会性、动

态性的心理过程。1909年,英籍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

在“关于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讲稿”中将“共情”定

义为:“一个把客体人性化的过程,感受到我们自己进

人别的东西内部的过程。”3德国心理学家W •冯特强

调其中主体与对象的情感同化过程,“经过情感,某些

重要的心理内容被投射到对象之中”®。美国心理学

家米德则研究了认知在共情中的作用,特别强调个体

对他人的角色采择能力,认为“观点采择”机制影响了

主体的情感体验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了共情效应的产生机制,认期(总第293期)

赵瑜沈心怡: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为这一过程包含着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和自上而下的

认知调节过程。情绪分享是刺激驱动的自动化过程,

恰如荣格指出,“共情”活动往往是在无意识的前提下

进行的,投射活动把无意识的情感转移到了对象之

中。$例如在影视艺术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大多体验过

视听刺激所产生的自我情感卷人,由此产生的情绪感

染和分享,往往是不由自主的。与此同时,认知框架会

对情绪分享产生调节作用,主体在意识到与客体不同

的前提下,对其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并对客体产生

伴有相应行为的情感反应。8两个过程既彼此独立又

互相作用,以确保个体社会适应的灵活性。共情能够搭建起个体同他人之间的情感体验以及

与他人幸福感的普遍联系®,同时唤醒个体的自然身

份与社会身份。据此,共情效应联通起个体心理体验

与群体情感体验的互动关系,而这一问题也同时涉及

主体间性。无论在哲学层面还是艺术层面,如何理解

主体间性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心灵的自我感知和对

他人姿态及情感的认知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难问题。

共情效应虽不能在哲学统觉意义上解答这个问题,但

却提供了实践意识层面对情感沟通的认知框架。浮龙•李将“共情”推及美学范畴,并试图发展出

一种关于“审美共情”的学说。®人脑内介导共情行为

的网络也是介导审美行为的网络。®美虽然是主观的,

但人们对美的事物却又有基本共同的认定,这正是凭

借共情能力协调所做出的。美学领域强调主体并不是

在历史的真空下书写或观赏,观察者本身在历史维度

上的生命体验对共情性理解至关重要,如李认为共情

作为心理现象,是对我们过去状态的“复活”(revivis-

传媒艺术“表演框架”理论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中的作用机制。

从审美共情的角度,“凝视”和联想发挥着重要的调动

作用。在综艺节目中,电视屏幕是“镜像”的延伸,屏

幕外观众的“自我”凝视节目里的“他者”,并通过联想

使得被激发的情感与既往经验相联系。也就是说,认

知活动的质料原本尘封于大脑深处,在被审美共情所

激活后,“以幽灵的姿态重返当下的意识活动现场”®。

“被唤起的情感增强了此后更多认知上的复杂情

感”®,从而构成“可能世界”与“实在世界”的通达,最

终使观众掩藏在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得到宣泄与

升华®。三、观察类真人秀节目中的共情效应案例分析生活观察类真人秀《做家务的男人》聚焦于“男性

做家务”这一话题,节目内容通过亲情、爱情、友情三条

故事线,围绕三组家庭观察“父亲”“儿子” “丈夫”“室

友”四种不同的男性角色在生活中对于做家务的态度。

节目播出期间,连续多日登顶爱奇艺风云榜综艺飆升

榜榜首,还登上了微博综艺榜、猫眼全网综艺热度排行

榜等多个榜单的首位,受到观众喜爱。®《你怎么这么好看》聚焦女性生活方式,由来自不

同领域的五位明星嘉宾组成“好看团”,每期选择一位

普通女性,从服装、造型、家居、饮食和情感这五个角度

对她进行改造。节目所选择的女性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且涵盖范围较广,有女博士、北漂、四胞胎妈妈、求职女

大学生等,话题的社会指向性和代表性很高。然而该

节目在豆瓣上的评分仅2. 2分,近37000位参与评星

的受众中有95. 2%的人给该节目评了一星,96%的短

评给予消极评价。观众批评节目固化女性刻板印象,

主流媒体也一度发文质疑其丧失了人文关怀的底线。笔者抓取了豆瓣平台关于两档节目的评论予以词

频分析,排除类似“节目” “嘉宾”等无效词后,《做家务

的男人》评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为“搞笑”“可爱”

“喜欢”“好看”以及“羡慕”,而《你怎么这么好看》评

论的高频用语则基本带有极高的负面情感。尤其值得

注意的是,观众主动提出《你怎么这么好看》带有“价

值观”或“三观”方面的问题,而以往这些词更多地出

现于官方文件或媒体评论,并非受众评价的高频词。两档节目都谈及具体社会情境下的两性关系,选

择的嘉宾和话题都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代表性,这给

节目的共情传播及其效应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

观众共情的对象,可以在这两档节目中被细分为人、

物、观念。首先,两档节目的参与嘉宾,是观众与节目产生情

感带人的显性要素。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吸引力,很

大程度上来自它展现出明星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特

cence)®。外物和自我的关联模式,在美学共情研究领

域形成理论张力。利普斯的“共情”强调的是由我及

物的心理过程,即外物引发了自我的某种内在情愫,自

我又将这种共鸣投射给外物,并在这种外物的投射中

寻求美感的体验。®美学家谷鲁斯早在两个世纪以前

就提出了著名的“内模仿说”,审美主体可以在内心模

仿客体的感情从而获得美感上的满足,“内模仿”是一

种由物及我的过程,满足了我们根深蒂固的扮演驱动

力,从而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自我世界。®中国美学家朱

光潜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将“共情”的概念引入中

国,并翻译作“移情”。他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物我两

融的思想,认为“共情”实质上是一种外射活动,但又

不同于一般的外射活动,是情感的外射。®心理学和美学对“共情”的研究成果,对理解综艺

节目文本与受众情感的连接与互动,也颇具阐释力。

从心理共情的角度,如果说情绪的激发和卷人是一个

自我驱动的过程,那受众的认知协调却是一个更加有

意识的加工阶段。认知协调受到几种框架的共同作

用,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或者欧文•戈夫曼的别是他们与常人的相近之处,这给观众的共情理解提93现代传播2020年第12期(总第293期)

传媒艺术赵瑜沈心怡: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的角度解读文本中的冲突性内容,而并不影响他们对

嘉宾、节目的正向情感体验。但是若文本唤起了受众

负面的情感.因在某种程度上,负面情绪带有更大的行

动能动性,也更加稳定而不易改变,那即便节目的本意

是良善而积极的,也会被固化为负面的形象,以抗争和

消解性的方式被持续解读。四、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共情触发机制供了良好的认知情境。在《做家务的男人》中,魏大勋

父子整日懒散地躺在沙发上,而魏妈则承担了所有家

务还要偶尔面对来自家人的挑刺,受众纷纷通过弹幕

表示“妈妈太辛苦了,看得我好心疼”。受众对节目嘉

宾本身的情感卷人,使之更容易代人节目所创造的

情境。值得注意的是,在绝大多数的综艺节目中,明星往

往不承担训导者,或者说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这样会形

成他们与观众互动的心理距离,产生并不良好的情感

联想。《做家务的男人》中,懒散而不做家务的明星,

更多地是被戏谑的对象,是被受众善意嘲笑和希望“改

造”的对象。而《你怎么这么好看》却把改变他人做得

过于刚性和流于表面,不仅没有产生让受众心悦诚服

的改变效果,也或多或少将自己置于观众的对立面,加

上夸张的表演和刻意的戏剧冲突,让观众产生明星嘉

宾傲慢而带有优越感的情感体验。而当认知框架进一

步协调情感体验时,性别刻板印象、价值观偏差等更加

抽象的概念进人情感分享过程,导致观众采取一种抗

争式的文本解读方式。其次,观察类真人秀还原了真实的生活场景,生活

中各式各样的“物”也成为引发观众共情的重要载体。

《做家务的男人》中,早餐、快递等成为夫妻日常生活

中最令观众感慨的部分,特别是看到袁弘为妻子拿快

递,不论是观察间的女性嘉宾还是受众,都发出“这就

是嫁给了爱情”的感叹。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物”与

生活经验结合之后,给人带来的情感卷人。《你怎么这

么好看》也很关注器物层面的情感共鸣,第一集中“好

看团”涌进一位女博士的家,对她没有口红、不化妆、没

有高跟鞋,用特写以及戏剧性的音效、花字表示震惊,

并有嘉宾感叹“这是个男的吗”。恰是对口红、高跟鞋

等“物”的执着引发了受众的情绪反弹,成为观众批评

节目物化女性和陷人消费主义的主要论据。最后,观察类真人秀通过人和物的呈现触及宏观

的社会现象,节目所传达的观念就与受众个体经验产

生张力。在这一层面,上文所述及的观点采择和意向

“联想”机制,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观众的共情模式和情

感方向。比较两档节目,一档挑战“男性不做家务”的

固化印象,另一档则把女性应该外表美丽、照顾每一个

家庭成员奉为圭臬。在一个生活态度日趋多元的社会

中,受众对两性关系和美好生活有着不同的解读框架,

在接触与自己生活经验或处世理念具有差异的内容

时,就会调动认知框架以便做出进一步的情感反应。

从两档节目的U碑来看,当代受众更加接受挑战性别

刻板印象的观念,而非反之。综上,共情效应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就是节目文

本与受众之间经由情感和认知的共同作用,产生良性

在艺术审美领域,存在两类审美者:“分享者”和

“旁观者”。“分享者”觉察我在物中,卷人并分享客体

的情绪,审美共情效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旁观

者”则是阿波罗式的赏析,物我两分'康德的无利害

审美也有类似的意涵。而视听作品特别是其中长视频

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时间的积淀产生客观沉浸,使观众

对文本和角色形成代入感,卷人其间的喜怒哀乐。在

此实践层面,“分享者”式的审美共情是绝大多数视听

作品成功的要素。观察类真人秀因为内容贴近生活,能够在更广泛

的意义上与受众产生情感连接,这是这类节目吸引力

和感染力的主要来源。但共情并不是无条件地对他人

情绪的刻板复制,无论是心理过程的触发,还是审美体

验的沉浸,都有着自身的逻辑。借鉴心理学研究的俄

罗斯套娃模型,共情的触发存在=个层次,依次嵌

套。®结合审美共情的研究成果,可以将这些层次整合

为刺激驱动的“由物及我”、情感和认知双驱动的“由

我及物”,以及群体认同层面的共情效应扩散。1.原生态写作基础之上的“由物及我”美学家谷鲁斯认为审美对象内部张力运动的刺

激,引起审美主体体内的筋肉模仿,这是共情的生理基

础。朱光潜先生通过举例圆形物体的视觉知觉和寺院

钟声的听觉知觉,来解释一般知觉和审美知觉的“内模

仿”现象。谷鲁斯把内模仿的运动知觉视为审美活动

的核心®,强调共情过程中“由物及我”的作用机制。

法国心理学家德拉库瓦将“共情”称之为“宇宙的生命

化”'也近乎同义。虽然美学研究早已超越生理决定

论,但是躯体主体性对于审美知觉的影响客观存在。

在心理共情机制的著述中,这一过程相当于无意识的

刺激驱动过程。在真人秀文本之中,审美客体不再局限于单纯的

物,而是物、人和意向的结合,它们共同构建了情感体

验层面的“在场感”,而原生态写作基础之上的艺术真

实,为这种情感勾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观察类真

人秀的语境下,这就要求节目艺术地还原真实生活情

境,以期与受众的生活体验产生共鸣。首先,节目内容的情境设置及其合理性是时空代

人感的首要来源。观察类真人秀的文本特点就在于对

的互动。对共情效应使用得当,受众会从善意和戏谑现实生活的细腻呈现,虽然根据不同的节目立足点,不94现代传播2020年第12期(总第293期)

传媒艺术同文本会放大不同的生活维度,但无论是明星抑或素

人主导,观众欣赏的乐趣首要来自于生活的真实和艺

术的真实。无论是母亲身上的婚纱、丈夫手中的快递,

还是独自生活在大城市的单身女性、加班成疾的“社

畜”,这些物、人、观念,经由心理“内模仿”过程产生温

馨、赞许、焦虑等情感,从而深度卷人情绪分享过程。

因此,真实生活情境的艺术化呈现,有助于受众产生一

种“虚拟在场”的体验,从而帮助他们跨越时空,完成

情感的延展。其次,文本内容对主体自我认知意义上的新意,有

助于产生审美共情的愉悦感。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形形

色色的“物”中,并对此形成既定的认知模式或概念。这些对象已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主体在自我的边

界中没有新意®,因此很少对此产生心理或审美意义

上的愉悦感。然而,当认知边界发生动荡或突破时便

必然伴有愉悦之感,也就是一个熟悉的事物回到陌生

的边缘被重新认识时,必然带来心理和情感层面的卷

人,这就是审美体验中默认模式网络的参与。观察类

真人秀需要在生活日常中寻找到处于认知边界的物、人、观念,既不脱离受众既有生活体验,又能带来全新

的视觉冲击和情感碰撞。如位居豆瓣2019年综艺评

分榜单第一的《忘不了餐厅》,它以关注认知障碍人群

为切口,引出家庭代际关系和社会老龄化等问题,让观

众在对老年群体和阿尔茨海默症有更多认知的同时,

也给观众的情感认知带来突破和碰撞,产生强烈的共

情卷人。最后,文本内容与受众的认知和情感亲缘性,也是

共情效应的发挥基础。亚当•斯密发现同情心的产生

是有条件的:“人类,虽说是自然具有同情心的,但如果

与他们为自己着想的程度相比,他们为他人着想的程

度实在是小得可怜,尤其是当这个人和他们没有特殊

关系时。” ®当然,这一过程在人类社会受到很多因素

的调节和影响,如利害关系、经验结构和模仿行为,以

及社会风俗、文化和习惯等。置于观察类真人秀语境,

节目内容与观众个体的内在关联度,是引发情感共鸣

的重要来源。这一共情逻辑也解释了明星主导类真人

秀为什么更容易获得市场成功,因为明星知名度及其

与粉丝群体本身的强关联,促生强烈的圈层情感共鸣

及内部强化,也为话题的“破圈”带来天然的关注度。

素人嘉宾的情感亲缘性获得,则需要更多的节目内容

铺垫,才能形成稳定的“人设”。除了嘉宾本身,节目

内容本身的个体生活经验指向性,也至关重要。例如

《做家务的男人》提供了社会中最普遍的几种人际关

系,讨论的话题同样是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男人做家

务”问题,生活化、日常化且符合社会期待的场景和话

题能够使处在相似人际关系中的受众立即产生移情效

应。在这个层面上《你怎么这么好看》就略显先天不现代传播2020年第足,因为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人们很少求助专业人士

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共情的产生就需要在人

物和议题选择上加强个体层面的可感性和可理解性。总之,共情作为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交流,以审美感

知为起点,形成一种心与物之间的交流,以达致心物同

构。®感知的过程,在神经学研究中可能是镜像神经元

的通路,在心理学研究中可能是刺激的内驱过程,在移

情审美中可能是主体躯体的“内模仿”,而所有这些过

程所描述的由物及我,是审美共情的其中一种作用路

径。观察类真人秀在物、人、观念的呈现上对受众产生

的刺激,是这一共情审美过程的触发原点,其中真实

性、新颖性和接近性,是重要的创制维度。2.情感共鸣和观点认同之下的“由我及物”利普斯在《空间美学和几何学、视觉的错觉》一书

中分析了道芮式石柱何以给人以力量感。他认为这是

视觉的心理错觉,移情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在利普斯的审美体系中,不能引起“共情”的客体

就不是审美的对象。据此,观察类真人秀节目要让受

众获得一种美学意义的愉悦,不仅要通过“由物及我”

的心理和审美过程触发,也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与细

节让观众去代人、去联想,从而形成“由我及物”的映

射,对节目产生更大的黏性和忠诚度。首先,个体生活和情感经验是审美共情的基础,观

察类真人秀文本和审美主体在情感层面的连接乃至同

构,是情感投射的要件。恰如利普斯所言:“我们最原

始,最切身的经验就是自己的活动以及它所生的情感,

我们最原始的推_知事物的方法也就是根据自己的活动

和情感,来测知我以外一切人物的活动和情感。” @在

欣赏真人秀节目之时,观众在凝视中所进行的脑内之

“思”,既取决于视觉认知成规,也取决于观察主体先

前的生活经验和记忆。®人们把自己的经历、意志、情

感投射到欣赏对象上去,从而使“自我”在物中得以自

由伸张。因为外物的形象和生命无穷,人们自由伸张

的领域和愉悦也就无穷。®如上文所述,观察类真人秀

要达到这一物我同构的情感认同,可以通过成功的嘉

宾形象塑造,形成主体对嘉宾的情绪感知和深度代人,

也可以是通过具有个人经验共鸣的情境构建和议题呈

现。在《做家务的男人》豆瓣评论区中,就有观众表示

“好羡慕,我老公就不会这样”“我很喜欢魏大勋一家

的生活氛围,因为和我们家很像”。这些评论就是明确

的自我生活经历投射,及其带来的情感认同。其次,认知共情层面的观点采择机制,为观众的深

人理解提供了心理机制。根据前人研究,共情效应存

在两个部分: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相对而言,认知共

情是一种更高阶的调节过程,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依据

对方的现实情境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推理他人

的心理状态,从而调节情绪感染与分享。其中观点采期(总第293期)

95

传媒艺术赵瑜沈心怡: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式,观众不仅不是在历史的真空下观看,也不是在社交

真空中理解文本内容。在《电视文化》一书中菲斯克提出“三级电视文

本”的概念:电视文本结构中的初级文本是指一个电视

节目或系列剧;直接提到它的不同类别的文本如摄影

棚的公开性、新闻特写、批评为次级文本;而由观众产

生的第三种文本,如以信件、闲聊或交谈的方式所表达

的为三级文本。®这些文本是观众根据自己的反应创

造的,形成一种集体的而不是个体的反应。8三级电视

文本在互动过程中共同构成了 “生产性文本”,不仅扩

展了“电视文本”意义的外延,更强调了媒体和受众在

文本意义生产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荣格也注意到大众

传播对共情的调节作用,他认为“共情”实际上是事前

就对被“共情”客体有了主观想象和信任态度,是一种

主观的同化作用,它对主体与对象之间有一种善意的

理解。这种善意和信任,受到大众传播的显性调节。®如果说“由物及我”和“由我及物”更多地涉及受

众个体的内隐心理和审美共情,那么在真实的观看环

境下,受众和公共媒体的“生产性文本”直接影响着个

体对节目文本的观感,并外显为更加宏观的社会评价。

在这个意义上,菲斯克所区分的三级文本及其互文性,

协调着看似个体性和内隐性的共情作用机制,影响着

受众是否信任共情客体。如《你怎么这么好看》触及了多种社会焦点现象,

这些话题设定本身具有与观众产生共情传播效果的基

础。但某些议题激起了女性受众极大的反弹,认为这

是陈腐的性别观念对当下女性真实的压抑,并在网络

舆论中强烈地质疑节目的“三观”。在目前热搜和公

众号评论在节目推荐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的情况

下,不少观众先人为主地接受了二级和三级文本,再返

回浏览节目本身。这样的观看路径,使不少受众更多

的是在寻找观点的强化,而非直观的感受。换言之,这

部分观众共情的对象是与自己持有相似情感立场和观

点的评论家、受众,而非文本本身。传播学中关于意见

领袖的研究,在一个日益强调情感认同的社会,同样作

用于受众与节目文本的共情机制。艺术文本架起受众直接生活经验和艺术审美体验

之间的桥梁,而共情效应关注的是这个过程中情感维

度的共鸣与共享。该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文学创

作所反复论及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

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文本通过视听的刺激让受众产生不

由自主的情感共情,其中内容的真、新、近,是触发情绪

卷人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节目需要具备对社会情

感结构的映射能力,从而让受众在认知共情引导下进

行判断、思考、观点采择,不仅对节目所体现的价值体

系作出评判,还得以反观、剖析自身。而在争议性话题

的处理上,节目需要二级和三级文本对于社会关注度期(总第293期)择机制是让个体能够推断他人的观点,设身处地地理

解他人的思想、愿望、情感等的认知技能a,是认知共

情产生作用的基础。受众的生活经验维度丰富,他们

通过何种立场和情感理解客体的行为和情绪,在“刺

激一反应”式的应激模式之外,存在更加深人的认知加

工模型。如《你怎么这么好看》第一集中,明星嘉宾给

素人嘉宾挑选了短裙套装和高跟鞋,还为并未准备迈

人婚姻的素人嘉宾送上了婚纱。这样的改造举措令受

众在众多平台发出质疑:女性是否一定要化妆,一定要

拥有口红、高跟鞋? “婚姻即美好”的观念是否适用于

任何女性?也许节目本身并未预料到口红之类的符号

会触发如此激烈的社会情感反弹。与其说这里的反抗

性解读是针对具体节目环节设置,毋宁说是受众通过

观点采择,拒斥一切带有性别刻板印象的符号。这是

现实社会中女性主义意识觉醒在真人秀文本中的映

射,忽视这些行为和符号的象征性意义及其对受众“观

点采择”的影响,就失去了与部分受众“共情”的能力。最后,社会情感结构调节着个体的情感投射方式

和强度。亚当•斯密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同情或共

感”不是简单地受情绪影响而产生,而是因为主体了解

产生客体情绪的原因,即个人情感体验不可能脱离生

养他的社会结构与社会情感认同。@荣格从心理学角

度将人类千百万年的经验积累所凝结的心理结构基本

模式总结为“原型” ®,伟大的艺术作品必然在其艺术

意象中回复到人类精神的那些原型。雷蒙•威廉斯的

“情感结构”概念则从文化角度回应了上述研究,“情

感结构”是一个时代的主体人群最富代表性的共同的

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这一结构潜流在社会生活之

下,但当争议性话题引发公众关注时,社会情感结构的

相关要素就会产生非常显性的约束性。观察类真人秀

对争议性内容的突显,在这些学术逻辑的审视下,就需

要注意对心理结构和情感结构的回应能力,否则就不

能让主体获得精神的“愉悦”,从而无法完成积极的情

感投射。部分观察类真人秀会主动触及社会争议性话

题,这往往也是此类节目冲上热搜、提升公众知名度的

操作法则。部分节目甚至不惜通过断章取义或者打破

时间轴的剪辑方式增加戏剧张力,引起受众关注。这

种操作方式在数据层面会给节目带动更多的热度,但

是从共情效应的角度分析,则会极大消解节目本身对

社会情感结构的回应能力,表面看似包容了更多元的

解读空间,实则割裂了受众与节目文本的积极情感

连接。3.节目三级文本传播的共情效应扩散狭义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内模仿式的静观活动,而

不包含实践性的反应。但是在广义层面的审美不仅包

含着内化的审美对象关照,还涵盖体认外化的实际行

动。特别是在现实的视听欣赏过程中,经由弹幕等方96 现代传播2020年第

赵瑜沈心怡: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的提升,但是这些操作必须符合人文关怀的底线,使得

节目价值内涵为绝大多数受众所接纳,且不容易引起

负向的情感与评价。五、结语传媒艺术心理和审美机制下的“由物及我”和“由我及物”触发和

调节着受众的观看方式和情绪指向,而共情传播机制下

的效应扩散,让受众同时作为“文本性主体”和“社会性

主体”产生更加综合的认知判断和情感反应。观察类真人秀案例研究显示,为了增强节目与受

众的共情能力,首先要在真实的人际互动和社会生活

框架下设置节目,触发受众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而不是

“脚本先行”的“假生活”场景或脱离实际的情感表达。

其次,用真情实感与受众建立起牢固的情感连接,不能

因片面追求戏剧冲突而阻碍受众的移情和联想效应。

最后,任何节目的情节设置和意义设定,都需要在社会

已经形成共识的“情感结构”之内,避免产生与社会认

知的冲突,从而触发受众对其“三观”的批评。两档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引发了受众关于“价值

观”问题的主动讨论。这说明在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

之下,他们对节目文本的接受更加具有选择性,也更加

具有鉴别力。据此,价值观传播在真人秀节目中不再

是一个外在的政策规约,而是一个真正源自受众心理

需求的制作原则。心理学意义的共情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知觉表

征,和以前额叶为神经基础的认知调节,打通了情绪自

动化反应和意识控制的通路审美共情并不强调基

于生理基础的刺激反应,而是将“共情”视作一种美感

经验,它以观念为媒介引发“类似联想”''从而让审美

主体获得深人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如果我们更多地将“共情”看作一种能够“进入到他

人私密的知觉世界,暂时生活在他人的生活中,以微妙

的、难以察觉的形式,不做任何评判地在他人的生活中

走来走去” ®,那观察类真人秀的文本天然具备这样的开

放性,因为它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更近,节目情境设置和

嘉宾互动带有更大的“仿真性”,也因此能够与更多的受

众产生共情连接。综合心理学、美学和传播学的研究,

共情效应的激发有着近似“俄罗斯套娃”般的叠加效应,注释: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9页3②⑩⑫ Vernon Lee,C. /4/wfruf/ier TTio/rwon.衫mMfy ami Of/ier //ie^cs. London: John Lane,The Bodley Head.1912.

p.28,p.45,p.55.③ 但汉松:《作为物的“墙纸”—论〈黄色墙纸〉中的“世纪末”视觉经验和审美共情》,《外国文学》,2019年第6期,第122、123、122页。④ 赵洪金:《共情的理论和发展》,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页。⑤ [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马川、苏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21页。⑥ 吴瑶瑶:《巴列霍诗歌的共情性分析》,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6页。⑧ Singer T. The Neuronal Basis and Ontogeny of Empathy and Mind Reading

: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Neuro

Biobehav Rev, vol. 30 , no. 6,2006. p. 860.⑨ Batson CD. to ef a/.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3,1997.p.517.⑪陈军:《共情神经科学:探索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和道德的生物学基础》,《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7期,第144页。⑬©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8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37页。⑭⑩ Jahoda, Gustav. Theodor Lipps and the Shift from''Sympathy" touEmpath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vol. 41 , no. 2,

2005.

p. 15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7、52、41、48页。⑫ Feagin S L. 77ie /Measures q/" TVagetf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vol. 20,no. 1 ,1983. p. 95.⑬孙岩:《看与被看:观察类真人秀的全新表达空间》,《当代电视》,2019年第3期,第62页。⑬李雪昆:《观察类综艺又有创新〈做家务的男人>缘何吸引两代人》,人民网>中://1^如.1^叩丨(^〇111.(^/^1/2019/082丨/(114677-

,2019 年 8 月 21 日。@

de Waal,F. B. M. Putting the Altruism Bach into Altruism-.The Evolution of Empath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59 ,2008.

p.

282.

©黄颇:《审美模仿与审美距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第31页。⑭周丰:《审美体验与移情的神经美学新解》,《学习与探索》,2019第7期,第154页。@®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谢宗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103页。®翟明刚:《论审美移情的机制和形态》,《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第108页。⑯ Lipps,T. Einfiihlung,/nnere Nachahmung,und Organempfindungen. Archiv fiir die gesammte Psychologie, 1,1903. p. 191.®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1期,第113页。©曹桂生、曹阳:《“内模仿”与“无意识”理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3期,第101页。⑭高颖君:《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〇15年第6期,第689页。⑮⑯[美]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50、285页。®颜志强、苏金龙、苏彦捷:《从人类共情走向智能体共情》,《心理科学》,2019年第42期,第300页。⑩Rogers, Carl Ransom. ,4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New

York

: McGraw-Hill, vol. 3,1959. p. 211.

(作者赵瑜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心怡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刘俊】现代传播2020年第12期(总第293期)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