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9日发(作者:)

学术探讨

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人际传播心理归因

崔保峰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2)

摘 要:自2011年微信出现以来,朋友圈作为表达自我的重要平台,受到广泛欢迎和使用。随着网

络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朋友圈的强关系逐渐向弱关系转化,“三天可见”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交

平台网络人际关系。本文对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现象进行分析,探索用户在设置该功能时所折射出

的人际传播心理因素。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人际传播;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

网民规模为8.29亿。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用

户在使用时间上的增加,互联网社交软件特别是微信

朋友圈功能的不断完善,使人际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

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的面对

面或凭借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周子云、邓林在

播身份、传播关系三个角度分析了人际传播的特点;

[1]

刘磊在《场景盛行下的新媒体人际传播》中从人际社

交场景分析了场景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目前,对

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传播研究多侧重于技术、场

景、关系的角度,对于在社交媒体传播下人际传播中的

心理状态研究较少。微信开发者、腾讯公司高级副总

裁张小龙曾提到,目前微信用户已经有1亿人设置了朋

友圈“三天可见”,通过对使用该功能人群的分析,可

以得出在当下网络社交平台中人际传播的心理因素。

一、人际传播中的“主我”和“客我”双重人格

“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作出的反应;

而“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

人的态度。其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

后,一个人就作为“主我”对这种“客我”实施反作用。

人作为一种群体动物,获得感是其常常追求的一种心

理状态,作为群体社会的一员,人们往往需要“摆脱孤

独”和“得到社会支持”,这种心理动机推动人们在一

定的场合中积极传达出一些声音,以期获得关注,即体

现为“话语权”的争夺。与现实人际关系不同的是,

以网络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中,藏在不同网络终端后边

的用户常常会塑造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客我”。这

种“客我”形象通常具有现实“主我”的某些特点,

并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之上,为了达到某些理想效果,虚

拟或延伸出符合其心理预期的“客我”形象,也就是

微信网络用户的第二重人格,短期内可以增强用户的

心理获得感,但归根结底,人们是要回归到现实的人际

关系当中。为了维护这种“客我”形象,“主我”的

人格时刻在与“客我”进行博弈,朋友圈“三天可见”

正是这两种人格博弈的结果。

[2]

二、安全范围优先于话语传播

人际传播的安全范围是基于网络信任产生的结

果,即人们在网络社交活动中呈现出的“差序格局”。

谢英香

[3]

在其著作《网络信任:在线社交心理与行为》

中将网络信任描述为:在网络社交过程中,如果施信者

信任被信者,则可能是因为被信者实施了某种行为或

执行了某种任务,所产生的结果符合施信者的预期。

52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08-0052-01

在网络社交平台,人们会根据关系网中信任程度的差

异,将社交人群进行分级,并以此为根据建构信息传播

网。网络社交使人际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变得越来越复

杂,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传播渠道犹如一张铺开

的巨大网络,伴随而来的是信息安全风险的成倍增加。

这使得人们在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变得更为谨慎,与

传播信息相比,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人际传播的安全

范围,以防止不利于自身形象的信息传播出去。近些

年,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等其他社交软件,隐私功能一

直在被优化,产品在不断增强用户的安全感,从侧面印

证了人际传播过程中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重视。

三、远距离人群优于熟人社会

与面对面对话或者通过社交软件聊天窗口对话不

同,朋友圈更像是“大众媒介式”的对话形式,用户将

信息通过朋友圈发布出去,如同小区内的报刊栏,路过

的人皆可以选择自由观看,也可以直接跳过,这就造就

了朋友圈动态中,相当一部分用户考虑的呈现受众是

远距离人群。因此,在网络人际关系中,这种近距离熟

人社交与远距离人群社交在某种程度上被区分开来,

朋友圈“三天可见”,实质上是对远距离人群自我形

象的一种塑造。而远距离人群是一种弱关系交互,这

种交互方式具有不稳定性,这也就造成了信息的传递

是随时可中断的。在日常工作中,用户无法避免添加

越来越多的合作关系人群作为好友,将朋友圈设置为

四、人际传播的目的性增强

迈克尔·罗洛夫

[4]

在其著作《人际传播社会交换

论》中提出了人际传播的一种定义:人际传播是处于

一个关系之中的甲乙双方借以相互提供资源或协商交

换资源的符号传递过程。如果把信息当作一种商品,

那么朋友圈便会成为交换商品的场所,人们通过信息

的交换,获得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分为几种形式:一

是获得如“点赞”“评论”的满足感,通过点赞、评论

的数量观察自己发布的内容是否得到有效回应,以此

调整自己的下一步发布。二是通过获取他人一定的信

息,了解与自己相关的领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利益产

生潜在的作用。三是微信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合作或

者准合作关系,人们在朋友圈把潜在带有宣传、营销的

内容发布出去,以期对未来的发展起到某种作用。在

微信朋友圈这个“交易广场”,人们都在尽可能寻找属

于自己的“摊位”,对自身形象、产品等符号进行推广。

由于这个“交易广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场所,

人们在发布信息的同时又不想过于彰显自己的目的,

将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有效地避

(下转第54页)

《社交媒体人际传播的三个特点》中从传播话语、

“三天可见”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

学术探讨

行专业整理叙述,形成专业的新闻叙事。

五、新媒体视域下新闻叙事的创新

(一)新媒体视域下新闻叙事转向普通受众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介话语权被传统媒体掌握着,

新闻文本是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后撰写的,然后根据

新闻文本对相关事件进行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权威

性。这种情况下,受众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被动接收

信息,即使对相关事件有意见和建议也不能及时反馈。

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媒介话语权

[6]

开始转向普通受众。

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并

且越来越多的普通受众有机会成为记者,可以在第一

时间还原现场,将所见所闻编辑成文字、图片、视频等

并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使更多人有机会

了解现场情况。对于距离事发现场较远或受其他因素

影响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的记者来说,通过其他人发布

到微博上的信息就可以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到短时间

内快速了解,并整合网络上的相关素材形成专业的新

闻报道。

(二)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叙事视角更加客观

在传统媒体时代,所有信息通过媒体传达,媒体叙

事采用零聚焦,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受众只能被动接收

信息。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叙事视角变为

有限聚焦或外聚焦叙事,新闻叙事视角更加客观,任何

人都可以主动发布信息、表达观点。甚至传统媒体也

需要从新媒体获取新闻资料和信息。

(三)新媒体视域下新闻叙事手段多元化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更加多样,表达方

式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文字和图片之外,还有音频、视

频和动画。此外,在新闻文本中还有超链接。这使新

闻叙事在受众面前的呈现状态更加直观、生动,而且受

众可以通过文本中的超链接获取海量新闻信息,有更

多的选择。

六、结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

统媒体的新闻叙事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

满足受众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叙事开始转向

普通大众,手段逐渐多元化,视角更加客观,受众不再

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新

闻报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同时,专业记者也

可以利用新媒体挖掘更多的新闻素材,对这些素材进

行分析和整合,形成专业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 郑国帅.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研究[J].西

部广播电视,2016(11):96+107.

[2] 巴东.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新媒体研

究,2015,1(17):1-2.

[3] 朱恒.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西部广播

电视,2016(05):35.

[4] 朱瑞娟.融媒体时代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的创新路径

[J].东南传播,2017(5):144-146.

[5] 杨哲.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分析[J].新闻

研究导刊,2016,7(06):75.

[6] 王若曦.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叙事模式分析[J].新媒

体研究,2017,3(01):16-17.

作者简介:吕佳蔚(1990—),女,吉林长春人,研究生,助教,

研究方向:平面设计,新媒体运营方面,会展方面。

(上接第52页)

免了内容的长时间曝光,以免对自身人

设产生不可预期的影响。

五、审美疲劳心理状态下的抉择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传播与新闻学教授Everett

(埃弗雷特·罗杰斯)在

Diffusion of Innova-

tions

(《创新的扩散》)一书中提出了新事物发展S曲

线理论。罗杰斯教授将新事物创新扩散的过程概括为

4个时期:引入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微信作为

目前国内主流的社交平台,是否已经进入了衰退期还

难下定论;但作为一款已经存在数年的产品,朋友圈的

新鲜感与趣味性在逐渐降低,用户难以再通过朋友圈

获得求同的心理满足。一方面,是用户的审美疲劳;另

一方面,作为一款日活跃量达10亿人的社交软件,微信

依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往平台。“三天可见”

功能的推出,改变了朋友圈以往的完全不限时公开模

式,一定程度上是迎合受众的创新举动,具体效果如何

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六、结语

微信作为一种强关系社交工具,用户可以通过朋

友圈“三天可见”功能的设置更勇敢地发布朋友圈状

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际传播中的人内传播心理

状态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首先,进一步加速了人际关

系的弱化。朋友圈“三天可见”本身是一种网络不信

任感驱动下的行为,人们在伪装自我的同时也将他人

拒之“圈外”,用户之间的信任感降低,微信朋友圈强

关系向弱关系转变的速度加快。其次,自我认知出现

54

偏离。“主我”与“客我”的双重人格系统使人们在

朋友圈建立一个新的自我形象的同时,关注的重点由

人际关系转向对自我的关注,并且要将这种理想的自

我形象维持下去,以他人的认同成为自我满足的标准,

潜意识地对自我认知能力产生了偏移。最后,焦虑心

理加重。人作为群居动物,获得他人的认同是必要的,

然而当以这个为标准时,一旦他人的点赞、评论数量没

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就会对自身价值产生焦虑,朋

友圈“三天可见”既是这种焦虑心理下的逃避,反过

来也加重了用户的焦虑心态。人在社会中总以某种身

份(角色)与外界发生联系,然而重要的是:人必须明

确认识自己的基本角色,不能由于在社会中扮演了某

个角色就陷入其中。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人际传播的特点与主要理论[J].东南传播,

2015(10):48.

[2] 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心灵、自我和社会[M].霍

桂恒,译.译林出版社,2014:192.

[3] 谢英香.网络信任——在线社交心理与行为[M].上

海教育出版社,2018:8.

[4] 迈克尔·罗洛夫(美).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M].上

海译文出版社,1991:26.

作者简介:崔保峰(1990—),男,河南卫辉人,硕士,教师,实

验员,从事新媒体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