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发(作者:)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7

(22)申请日 2010.08.09

(71)申请人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B区2号楼

(72)发明人 王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申健

(51)

H04W4/12

H04W80/12

H04W88/02

H04W88/18

(10)申请公布号 CN 1018958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0.11.24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54)发明名称

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装

置和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唤醒离线

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移动

通信技术领域,为能够将业务请求实时地

发送给离线的移动终端而发明。其中所述

方法包括:应用服务器接收业务发起方唤

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业

务发起方的唤醒请求构建唤醒消息,并向

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以

及离线的移动终端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

唤醒消息,根据所述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

的业务请求,并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

请求做出响应。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交

互式应用领域。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构建唤醒消息;

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的唤醒消息包括如下字段:

业务发起方标识,用于标识发起唤醒请求的业务发起方的应用用户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

述唤醒消息具体为:

从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中获取需要唤醒的离线移动终端的应

用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离线移动终端的应用用户标识查找该离线移动终端的移动网用户标识;

通过移动网向所述移动网用户标识的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

消息构建唤醒消息之前,还包括:

确认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处于离线状态。

5.一种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

消息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接收单元接收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构

建唤醒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消息构建单元构建的唤醒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发送单元包括:

应用标识获取模块,用于从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中获取需要

唤醒的离线移动终端的应用用户标识;

移动网标识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标识获取模块获取的离线移动终端的应用

用户标识查找该离线移动终端的移动网用户标识;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网向所述移动网标识查找模块查找的移动网用户标识

的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消息构建单元根据业务发起方的唤醒请求构建唤醒消息之前,

确认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处于离线状态。

8.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消息,所述唤醒消息由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发起方

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而构建;

根据所述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

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做出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

做出相应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唤醒消息,针对所述业务请求对用户进行提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消息包括如下字段:

用户提醒方式,用于标识所述唤醒消息对所述离线移动终端的提醒方式;

业务发起方标识,用于标识发起唤醒请求的业务发起方的应用用户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唤醒消息,针对所述业务请求对用户进行提醒具体为:

根据所述唤醒消息中的所述用户提醒方式字段所指示的提醒方式,提醒所述用户:

所述业务发起方标识对应的用户发起了所述业务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消息包括字段:

唤醒请求发起时间,用于标识业务发起方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

在所述针对所述业务请求对用户进行提醒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唤醒消息中获取所述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

在接收到唤醒消息的时间与所述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之间超过一定时间间隔时,删

除该唤醒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唤醒消息识别

出对应的业务请求具体为:

对收到的所述唤醒消息,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标识查找事先保存的应用服务器标

识与业务对应关系的列表,识别出所述唤醒消息对应的业务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

务请求做出响应包括:

在用户接受所述业务请求时,注册到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并与所述应用服务器进行

正常通讯;

在用户拒绝所述业务请求或在预设定时间内无操作时,对所述业务请求不做响应。

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唤醒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消息,所述唤醒消息由所述应

用服务器根据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而构建;

业务请求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

业务请求;

业务请求响应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识别单元识别出的业务请求

做出响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消息,针对所述业务请求对用户进行提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消息中包括如下字段:

用户提醒方式,用于标识所述唤醒消息对所述离线移动终端的提醒方式;

业务发起方标识,用于标识发起唤醒请求的业务发起方的应用用户标识;

所述提醒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消息中的所述用户提醒方式字段所指示的提醒

方式,提醒所述用户:所述业务发起方标识对应的用户发起了所述业务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消息包括字段:

唤醒请求发起时间,用于标识业务发起方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预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提醒单元根据所述唤醒消息,针对所述业务请求对用户进

行提醒之前,从所述唤醒消息中获取所述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在接收到唤醒消息

的时间与所述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之间超过一定时间间隔时,删除该唤醒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请求识别单

元包括:

列表查找模块,用于对收到的所述唤醒消息,根据所述应用服务器的标识查找事先

保存的应用服务器标识与业务对应关系的列表;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列表查找模块的查找结果识别出所述唤醒消息对应的业务

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请求响应单

元包括:

接受模块,用于在用户接受所述业务请求时,注册到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并与所述

应用服务器进行正常通讯。

20.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

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构建唤醒消息,并向所述离线

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如权利要求14-19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用于处于离线状态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

器发送的所述唤醒消息,根据所述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并根据用户操

作对所述业务请求做出响应。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交互式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越来越流行,如QQ、MSN、Skype等即时通讯

软件,普遍都支持消息交互、语音通讯以及视频和文件共享等功能。对于这类交互

式应用软件,需要移动终端主动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或接收来自网络服务器端的数据。

因此,用户之间通讯的前提条件是:移动终端上打开这些应用软件,同时移动终端

与应用服务器一直保持在线连接,以保证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随时可通过数据承

载通道进行数据交互。

当移动终端上的某个应用软件没有打开时,即该用户没有登陆服务器,属于离线状

态时,如果该应用软件的在线用户发送信息给该离线用户,则该信息将保存在服务

器上,一旦该离线用户成功登陆服务器后,服务器再将信息发送给终端用户。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移动终端处于离线状态时,服务器的信息发

送是非实时的,无法满足一些实时业务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将业务请求实

时地发送给离线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应用服务器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构建唤醒消息;

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一种应用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

消息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接收单元接收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构

建唤醒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消息构建单元构建的唤醒消息。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消息,所述唤醒消息由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发起方

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而构建;

根据所述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

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做出响应。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唤醒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消息,所述唤醒消息由所述应

用服务器根据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而构建;

业务请求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消息接收单元接收的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

业务请求;

业务请求响应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识别单元识别出的业务请求

做出响应。

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系统,包括:

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根据所述唤醒

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构建唤醒消息,并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移动终端,用于处于离线状态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唤醒消息,根据

所述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并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做出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应用服务器接收到业务

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的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后,通过构建唤醒消息,并向该离线的移

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由离线的移动终端根据该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

求,并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做出响应,与现有技术中发送给离线的移动终

端的业务请求存储在服务器,只有离线移动终端成功登陆服务器后,才能收到业务

请求的方案相比,实现了将业务请求实时地发送给离线移动终端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

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服务器的功能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功能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功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

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步骤11,接收业务发起方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

在如图2所示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中,业务发起方10通过终端

应用软件发现移动终端30离线,即移动终端30当前没有登录到应用服务器20,

业务发起方10向应用服务器20发送唤醒离线移动终端30的请求消息,由应用服

务器20接收该唤醒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移动终端处于离线状态是指针对业务发起方发起的应用

而言,该移动终端未登录所述应用对应的应用服务器。此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

实施例。

该唤醒请求属于终端应用软件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一般承载在分组数据通道

上,是在终端应用软件中增加的一项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功能。

步骤12,根据所述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构建唤醒消息。

应用服务器20收到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后,确认移动终端30确实没有登

录服务器处于离线状态,则应用服务器20构建特定格式的唤醒消息,该唤醒消息

可以是普通短消息或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通讯协议)短,

也可以是其他约定格式的消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构建的唤醒消息可以包括如下字段:

(1)用户提醒方式,用于标识所述唤醒消息对离线移动终端的提醒方式。如,用户

提醒方式可以采用类似语音呼叫到达时的长振铃或长震动,也可以采用类似短消息

到达的短振铃或短震动。

对于某些有很强的实时性要求的业务,如Skype语音呼叫,这时普通短消息的短振

铃或短震动提醒可能无法满足需求,此时需要有类似语音呼叫到达时的长振铃或长

震动的用户提醒方式,让用户及时做出响应。而对于某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

如QQ消息,则此时普通短消息的短振铃或短震动提醒即可满足要求。

用户提醒方式可以由业务发起方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置,也可以由应用服务器根据

业务类别来设置。通过设置合适的用户提醒方式,可以保证唤醒消息能够及时通知

到用户,以便用户决定是否接受或拒绝该业务请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提醒用户,该字段也可以省

略。

(2)业务发起方标识,用于标识发起唤醒请求的业务发起方的应用用户标识。

由于构建的唤醒消息需要发送给离线移动终端,由收到唤醒消息的离线移动终端决

定接受或拒绝该业务请求,因此需要在构建的唤醒消息中携带该业务发起方的标识。

(3)唤醒请求发起时间,用于标识业务发起方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

由于唤醒请求往往有一定的实时性要求,如Skype语音呼叫,其实时性与电路语音

呼叫的实时性是类似的,例如3分钟之后Skype唤醒请求可能就无效了。这种情况

下,需要在构建的唤醒消息中携带该唤醒请求发起时间的字段,因为唤醒请求发起

的时间与离线移动终端收到唤醒消息的时间是不同的,这样可让终端用户自定义一

定的规则,如果接收到唤醒消息的时间和唤醒请求发起的时间(通过识别唤醒消息

的内容获得)之间超过一定时间间隔,如10分钟,则不给用户任何提示,可自动删

除该唤醒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某些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不高,该

字段也可以省略。

步骤13,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应用服务器20通过运营商网络将构建的唤醒消息发送给离线移动终端30。

由于各个应用服务器通常都有各自的用户标识,如QQ用户标识、MSN用户标识、

Skype用户标识,而运营商网络也有自己的用户标识,如移动用户的

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移动用户号码)标识,也就是我

们现在日常使用的手机号。在应用服务器发送唤醒消息通知给离线移动终端时,应

用服务器需要完成应用用户标识和移动网用户标识转换的功能。由于应用用户标识

和移动网用户标识并不是完全捆绑的关系,如用户更换手机号码或者更换QQ号码,

应用服务器上不可能保存一张静态的用户标识对应表。比较好的实现方式是:用户

终端每次注册到应用服务器中时,需要同时包含应用用户标识和移动网用户标识,

应用用户标识用来进行用户认证以及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正常通讯。应用服务器在

第一次用户注册时保存应用用户标识和移动网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用户的移

动网用户标识作为用户数据的一部分长期保存。在用户后续注册时,如果移动网用

户标识有变化,则应用服务器也相应地更新该用户信息。

因此该步骤13具体可以为:应用服务器20从业务发起方10的唤醒请求中获取需

要唤醒的离线移动终端30的应用用户标识;根据该离线移动终端30的应用用户标

识查找该离线移动终端30的移动网用户标识;然后通过移动网向该移动网用户标

识的离线移动终端30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在应用服务器接收到业务发起

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后,通过构建唤醒消息,并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

发送该唤醒消息,与现有技术中将业务请求消息存储在服务器中,待离线移动终端

成功登陆服务器后,再将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方案相比,实现了将业务请求实时

地发送给离线移动终端的目的。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业务发起方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

消息构建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接收单元31接收的业务发起方的唤醒请求构

建唤醒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33,用于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消息构建单元32构建的唤醒

消息。

其中,所述消息构建单元32构建的唤醒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字段:

(1)用户提醒方式,用于标识所述唤醒消息对离线移动终端的提醒方式。

(2)业务发起方标识,用于标识发起唤醒请求的业务发起方的应用用户标识。

(3)唤醒请求发起时间,用于标识业务发起方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

所述消息发送单元33可以包括:

应用标识获取模块,用于从业务发起方的唤醒请求中获取需要唤醒的离线移动终端

的应用用户标识;

移动网标识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用标识获取模块获取的离线移动终端的应用

用户标识查找该离线移动终端的移动网用户标识;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移动网向所述移动网标识查找模块查找的移动网用户标识

的离线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另外为了正确地向离线的移动终端发送业务请求,应用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确认单元,用于在所述消息构建单元32根据业务发起方的唤醒请求构建唤醒消息

之前,确认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处于离线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服务器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参照图1所述方法实施例的原理,在

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服务器,在请求接收单元31接收到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

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后,通过消息构建单元32构建唤醒消息,并由消息发送单

元33向所述离线移动终端发送该唤醒消息,与现有技术中对离线移动终端的业务

请求消息,应用服务器先存储在服务器中,待离线移动终端成功登陆服务器后,再

将消息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方案相比,实现了将业务请求实时地发送给离线移动终端

的目的。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步骤41,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消息,所述唤醒消息由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

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而构建。

应用服务器收到业务发起方的唤醒请求后,根据该唤醒请求构建特定格式的唤醒消

息,通过运营商网络发送给离线移动终端。该唤醒消息可以是普通短消息或WAP

短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约定格式的消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构建的唤醒消息可以包括如下字段:

(1)用户提醒方式,用于标识所述唤醒消息对离线移动终端的提醒方式。如,用户

提醒方式可以采用类似语音呼叫到达时的长振铃或长震动,也可以采用类似短消息

到达的短振铃或短震动。

用户提醒方式可以由业务发起方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置,也可以由应用服务器根据

业务类别来设置。通过设置合适的用户提醒方式,可以保证唤醒消息能够及时通知

到用户,以便用户决定是否接受或拒绝该业务请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提醒用户,该字段也可以省

略。

(2)业务发起方标识,用于标识发起唤醒请求的业务发起方的应用用户标识。

由于构建的唤醒消息需要发送给离线移动终端,由收到唤醒消息的离线移动终端决

定接受或拒绝该业务请求,因此需要在构建的唤醒消息中携带该业务发起方的标识。

(3)唤醒请求发起时间,用于标识业务发起方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

由于唤醒请求往往有一定的实时性要求,而唤醒请求发起的时间与离线移动终端收

到唤醒消息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在构建的唤醒消息中携带该唤醒请求发起

时间的字段,因为这样可让终端用户自定义一定的规则,如果接收到唤醒消息的时

间和唤醒请求发起的时间(通过识别唤醒消息的内容获得)之间超过一定时间间隔,

如10分钟,则自动删除该唤醒消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某些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不高,该

字段也可以省略。

步骤42,根据所述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

离线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唤醒消息后,解析消息的内容,确定某个业

务请求,然后给用户相关的提示信息,如:QQ用户***请求通讯,让用户选择接

受或拒绝该业务请求。

具体地,离线移动终端对收到的唤醒消息,根据应用服务器的标识查找事先保存的

应用服务器标识与业务对应关系的列表,根据列表查找结果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

这需要在移动终端中保存一张应用服务器标识与业务对应关系的列表,如:1110---

QQ,1112---MSN,1113---Skype。当移动终端收到短消息时,首先根据短消息发

送方标识查找该列表,如果找到对应的项,则进一步解析该短消息的内容体,识别

出对应的业务请求;如果没有找到对应的项,则进行正常短消息的接收处理。

步骤43,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做出响应。

一旦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离线移动终端可以根据唤醒消息对用户进行提醒。例

如在离线移动终端接收到唤醒消息后,可以通过一定的用户界面和声音提醒用户,

让用户对业务请求做出响应。该声音提醒由唤醒消息中的用户提醒方式字段来设定,

如对于某些有很强的实时性要求的业务,可以采用类似语音呼叫到达时的长振铃或

长震动的用户提醒方式,让用户及时做出响应;如对于某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

可以采用普通短消息的短振铃或短震动提醒方式。该用户界面至少包含了业务请求

名称、业务发起方标识等,如:QQ用户***请求通讯,并给用户两个菜单选项:

接受、拒绝。

移动终端后续处理如下:(1)若用户选择“接受”,则移动终端自动打开该业务请求

对应的应用软件,注册到应用服务器,并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正常通讯;(2)若用户

选择“拒绝”,则对所述业务请求不做响应结束;(3)若用户长时间无操作,则移动

终端在预设定时器超时后,对所述业务请求不做响应结束。

由于普通短消息的实时性不高,而且在移动终端关机的情况下保存在运营商的短消

息中心,等用户开机时再发给用户。但是唤醒请求往往有一定的实时性要求,如

Skype语音呼叫,其实时性与电路语音呼叫的实时性是类似的,例如:3分钟之后

Skype唤醒请求可能就无效了。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识别唤醒消息的内

容获得业务发起方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如果接收到唤醒消息的时间和唤醒请求发

起的时间之间超过一定时间间隔,则可自动删除该唤醒消息,无需给用户任何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方法,在离线移动终端接收到应用服

务器发送的唤醒消息后,根据该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并根据用户操作

对所述业务请求做出响应,与现有技术中发送给离线移动终端的业务请求存储在服

务器,只有离线移动终端成功登陆服务器后,才能收到业务请求的方案相比,实现

了离线移动终端实时接收业务请求的目的。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唤醒消息接收单元51,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唤醒消息,所述唤醒消息由所

述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发起方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而构建;

业务请求识别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消息接收单元51接收的唤醒消息识别出

对应的业务请求;

业务请求响应单元53,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识别单元52识别出的业

务请求做出响应。

其中,所述唤醒消息接收单元51接收的唤醒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字段:

(1)用户提醒方式,用于标识所述唤醒消息对离线移动终端的提醒方式。

(2)业务发起方标识,用于标识发起唤醒请求的业务发起方的应用用户标识。

(3)唤醒请求发起时间,用于标识业务发起方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

可选地,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提醒单元61,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消息,针对所述业务请求识别单元52识别的业务

请求对用户进行提醒。

具体地,该提醒单元61可以根据所述唤醒消息中的用户提醒方式字段所指示的提

醒方式,提醒用户:业务发起方标识对应的用户发起了所述业务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请求识别单元52可以包括:

列表查找模块,用于对收到的所述唤醒消息,查找事先保存的应用服务器标识与业

务对应关系的列表;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列表查找模块的查找结果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

所述业务请求响应单元53可以包括:

接受模块,用于在用户接受所述业务请求时,自动打开该业务请求对应的应用软件,

注册到应用服务器,并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正常通讯。

另外,由于唤醒请求往往有一定的实时性要求,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自定义一定的规

则,预处理该唤醒消息,因此,仍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还可以

包括:

预处理单元60,用于在所述提醒单元61根据所述唤醒消息,针对所述业务请求对

用户进行提醒之前,从所述唤醒消息中获取唤醒请求发起的时间,在接收到唤醒消

息的时间与所述唤醒请求发起的时间之间超过一定时间间隔时,自动删除该唤醒消

息。

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参照图4所述方法实施例的原理,在此

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唤醒消息接收单元51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

唤醒消息后,由业务请求识别单元52根据该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并

由业务请求响应单元53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做出响应,与现有技术中发

送给离线移动终端的业务请求存储在服务器,只有离线移动终端成功登陆服务器后,

才能收到业务请求的方案相比,实现了离线移动终端实时接收业务请求的目的。

仍参见图2,基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及装置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唤

醒离线移动终端的系统,包括:

图3所述的应用服务器20,用于接收业务发起方10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请求消息构建唤醒消息,并向离线的移动终端30发

送所述唤醒消息;

图5所述的移动终端30,用于处于离线状态时,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20发送的所

述唤醒消息,根据所述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并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

务请求做出响应。

其中,应用服务器20构建的唤醒消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字段:

(1)用户提醒方式,用于标识所述唤醒消息对离线移动终端的提醒方式。

(2)业务发起方标识,用于标识发起唤醒请求的业务发起方的应用用户标识。

(3)唤醒请求发起时间,用于标识业务发起方发起唤醒请求的时间。

应用服务器20向离线的移动终端30发送所述唤醒消息可以是,应用服务器20从

业务发起方10的唤醒请求中获取需要唤醒的离线移动终端30的应用用户标识,根

据该离线移动终端30的应用用户标识查找该离线移动终端30的移动网用户标识,

然后通过移动网向该移动网用户标识的离线移动终端30发送所述唤醒消息。

离线的移动终端30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20的唤醒消息后,根据应用服务器20

的标识查找事先保存的应用服务器标识与业务对应关系的列表,根据列表查找结果

识别出对应的业务请求。然后通过一定的用户界面和声音提醒用户,让用户对该业

务请求做出响应。具体地,在用户接受所述业务请求时,自动打开该业务请求对应

的应用软件,注册到应用服务器,并与应用服务器进行正常通讯;在用户拒绝所述

业务请求或在预设定时间内无操作时,不做进一步处理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唤醒离线移动终端的系统,在应用服务器20接收到业务发起

方10的唤醒离线的移动终端30的请求消息后,通过构建唤醒消息,并向该离线的

移动终端30发送所述唤醒消息,由离线的移动终端30根据该唤醒消息识别出对应

的业务请求,并根据用户操作对所述业务请求做出响应,与现有技术中发送给离线

移动终端的业务请求存储在服务器,只有离线移动终端成功登陆服务器后,才能收

到业务请求的方案相比,实现了将业务请求实时地发送给离线移动终端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

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

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

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

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其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

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

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等。

上述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凡在

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