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发(作者:)

广州包装设计

标志网格制作法

一、标志制作中的网格种类

1.正方形网格:是最常用的一种,在应用中可以水平状放置,也可以45。角

放置。

2.长方形网格:在应用中可以横置,也可以竖置。

3.菱形网格:在应用中菱形的底边线最好是水平放置,斜线的角度最好是整数

(如60°、45°、30°)。

4.三角形网格:较多应用等边三角形网格,也可应用直角三角形网格(实为正

方形、长方形网格中加了向左或向右倾斜的对角线)。

5.六边形网格:也就是著名的蜂房式网格。

二、标志制作中网格的作用

1.控制比例:依据网格线控制标志图形外形的长宽比例、局部与整体的比例、

局部与局部的比例等。

2.确定位置:确定局部形的位置、辅助线与辅助点的位置、不规则线条起端点

广州包装设计

与末端点的位置等。

3.决定大小:依据网格线控制局部形的面积、控制曲线的弧度和角度的大小。

4.控制间隔:依据网格线留出分离状态各形之间间隔的大小。

5.确定方向:确定标志图形的整体方向和局部形的方向等。

三、标志制作中网格的设计及注意事项

网格的形状、大小及网格数的多少,取决于标志形象的具体特征。一般来说,

简略的几何形标志,网格可以相对少而大:自然形、抽象有机形与偶然形标志,

网格要多而小一些。下面以正方形网格为例,谈谈网格设计的注意事项。

1、正方形标志:一般来说要刚好卡在上下左右的网格线上。

2、长方形标志:也最好卡在网格线上,若是特殊比例长方形,各边紧靠网格

四边有困难时,一般某三边紧靠网格,某一边留有一定的空间(一般留在右边)。

3、正圆形标志:圆周线.上的上下左右点最好刚好与正方形网格线相切;圆心

点最好在某两条横竖线的交点上或在网格中对角线的交叉点上。

4、自然形、抽象有机形标志:最好让形象的长与宽刚好占满网格,若有困难

时,让形象的左右或上下两边刚好靠上方格线。

5、偶然形标志:根据其长宽,先取一矩形外框,然后设计方格。

6、对几何曲线:要标出辅助线、辅助点在方格中的位置,并标出曲线画法示

意图。

7、对倾斜直线:要标出辅助线,并注明辅助线与方格的关系或角度的大小。

绘画的设色方法

中国独幅绘画的设色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即重彩、浅绛、水墨,宋代以前

多为工笔重彩,元代以后兴起浅绛、水墨。从题材内容上又可分为人物、山水、

花鸟三大类。隋唐、五代、两宋时期人物画很发达,元代以后山水、花鸟画渐居

主要地位。新画法的产生是技法的丰富和水平的提高,然而一种新画法的产生对

于老画法不是简单地代替,而是并列存在,只是在几种着色方式并存的情况下。

某一时期更为盛行其中某一种画法而已。

中国画中的重彩法又称大着色,指用石青、石绿、石黄、朱砂、胭脂、铅粉、

泥金等颜料在矾过的绢或宣纸(即熟绢或熟宣纸)上,用勾填的方法,以勾勒为基

础而后填色。

广州包装设计

重彩人物画是先勾线后填色。现存最早的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

神赋图》,用色有米、淡赫、黄、白、墨、胭脂、淀蓝、草绿等。着色方法以浅

色勾线,浓色傅染,微加点缀不求晕饰,呈现清丽典雅的特点。唐代人物画的色

彩已非常丰富绚丽,用色上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如阎立本的《步荤图》,张置的

《披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防的《替花仕女图》,设色浓艳而脱俗,饱和

而柔和,着色方法亦丰富多样,反正面打底敷色,层层渲染,使平涂的色彩显得

厚重而不单薄,色与线结合紧密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同时,这种“重彩”的特

点在无名画家与民间画工的作品中也

很突出,并在各代人物画中都得以延续。五代顾阂中《韩熙载夜宴图》用色

更为丰富,除墨、朱红等重色外,还用了浅绿、浅蓝、淡褐、深绿等复色,勾线

的色彩也因度色不同而有变化,’着色技法严谨细腻,色调明丽而沉着。

重彩山水就是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其中又有大小青绿之分。小青绿是用石

绿积在山石上,加花青分出阴阳向背,再用淡墨与草绿进行适度破染。若在浅绛

基础上罩染石青,则不加勾披而只用破染。大青绿用色浓艳用笔工整,纸或绢的

正、背两面都着色,面上用头青,背后再用头青衬托,底色用花青。石绿用草绿

打底,背面仍用石绿衬托。石青、石绿、朱砂、石黄上用花青、草绿、朱漂、胭

脂、曙红罩染。在大青绿的基础上加以金色勾披,称金碧山水,按阴阳面用赤金

勾亮面轮廓线,在阳面受光处罩上金色,或在树叶上以金点勾,使得画面富丽辉

煌。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最早的青绿山水精品,以浓重的青绿色

为主调,山石勾勒和水纹描法极细。唐代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工整富丽,代表作有

《九成宫避暑图》,为后代画青绿山水的学习典范。北宋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

图卷》色彩鲜明苍翠,富于浓淡变化,加粉储色渲染树石、水天,大青大绿两面

着色,远山用写意笔法,山坡披擦点染,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

重彩花鸟画大多采用先勾线后填色的技法,也可用没骨法,即不用勾勒而直

接用色涂染。五代黄荃的代表作《写生珍禽图》.先用淡墨勾勒轮廓,然后施以

浓艳的色彩,“双勾傅色,用笔极精细,几不见墨迹”。两宋时期是我国花鸟画的

全盛时期,色彩富丽柔和,大量扇面作品色彩工整细润写实,精妙无比,但南宋

花鸟画日渐简练纤细。

浅绛法即以淡彩作画,作于生宣纸或半熟宣纸上,多用藤黄、花青、胭脂、

曙红、赌石等,基本上以墨色表现形体、淡染单纯色彩,形成透明的冷暖色调,

具有简逸清雅的美感。山水画的淡绛设色最为丰富,有水墨淡赫并用,如树身用

精石而树叶用墨,山石阳面用褚石而暗处用墨。也有用储石、花青或汁绿勾描轮

廓,以增加厚重感。也可根据山石的大小、高低、远近、正背,在四绿或少许赫

石铺底后用花青、储黄或褚石掺入少许淡墨罩上去,石用褚石,土用花青,草绿

点饰。人物、花鸟也同样先用水墨勾染皱擦,然后以淡彩渲染。唐代的吴道子敷

色于焦墨痕中.轻指丹碧淡彩,这种设色简淡的新画风被誉为“吴装”,对后世影

响极大。五代的徐熙“以自雅白任”,所画水鸟鱼虫、蔬果花木“落墨为格,杂

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素有“落墨花”之称。宋代郭熙的《早春图》表现

早春景象,晓烟弥漫,枯瘦树影,岗峦层次分明而色彩典雅适度。夏圭的(临流

广州包装设计

扶琴图)用草绿、花青、褚石等色浓淡晕染,柔和清丽地表现出远近空间感。元

代黄公望的浅绛山水,效法粗简而设色轻淡,以淡色干笔作点线,不用渲染,气

韵清逸。

水墨法是用浓淡墨色变化代替色彩,表现物体的色调。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

焦(最黑)、浓(次黑)、重、淡(灰色)、清(淡灰),又有以浓墨为主、淡墨为主与空

白为主之分。一般情况近处用浓墨,远处用淡墨,从淡墨画起可改可救而渐次用

墨加深。也可先用浓墨逐渐轻淡然后进行调整。宋代的梁楷以“减笔泼墨”法画

人物,把线扩展为有浓淡变化的“画”,强化了墨色的表现力.把单层次的墨色推

进到无穷的层次变化。马远画山水多不着色,并以焦墨作树石。米萧大笔染墨,

任意挥洒,所画水墨云烟用墨方法非常突出,后人评论:“用淡墨、浓墨、泼墨、

破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直须一气落墨,一气放笔;浓处淡处随笔所之,

湿处干处随势取象,为云为烟在有无之间”。元、明、清三代绘画注重写意,水

墨画法普遍流行,徐渭将水墨写意画法推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石涛、朱聋、龚

贤、扬州八怪等更加丰富扩展了水墨画法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