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3日发(作者:)

/-uI,十 【)口 M Fu rn_ture 2O1 7 V0I.38 No.4 福建土楼民居外观色彩研究 曾舒凡 (厦门大学,厦门361001) 摘要: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省西部和南部的山区,是一种典型的由生土夯筑的巨型民居建筑,具有强烈的 闽西南山区地域特色。本研究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采集并归纳了福建土楼的外观色彩特征,在总结色彩数据的基础 上,深入挖掘形成土楼独特的外观色彩体系的主客观原因,包括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历史、色彩审美观、道德观念等 这些成因不仅是土楼外观色彩体系形成的决定因素,也是形成福建土楼地域特色的重要因素。希望本研究为当地地 域建筑及景观设计提供色彩方面的借鉴或指导,并对土楼建筑文脉的继承与发扬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福建土楼;色彩;地域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0—4629(2017)04—0058—07 Research on the Exterior Color Design of Fujian Earthen Buildings ZENG Shufan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 00 1,China) Abstract:Fujian earthen buildings(Tulou)are a kind of typical Chinese rammed—earth residential archi— teeture with large scal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western Fujian,which have typieally regional characters of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western Fujian.Based on voluminous field investigations,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geneses of exterior colors of building were delved deeply in aspects of building materials,history,color aesthetic,and moral concepts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aries of eolour datas, which are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of exterior color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character of Fujian Tulou.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is field will provide the color guidance on regional architecture and land— scape design and bring th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ujian Tulou’S euhure. Key words:Fujian earthen buildings(Tulou);color;region 福建土楼是闽西南常见的传统民居,素有“世 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的美誉,它 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自被发现以来就吸引 了众多学者的关注。1957年4月,张步骞、朱鸣泉、 胡占烈发表了《福建永定县客家住宅》,其上刊载了 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形式,这是最早的关于土楼的 学术研究文章。上世纪80年代,黄汉民发现闽南南 靖地区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土楼,发表《福建民居的 传统特色与地方风格》。随后,东京艺术大学的茂 木计一郎教授考察并发表了福建土楼的研究报告 基金项目:2016年度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JASI60012)。 作者简介:曾舒凡(1982一),女,讲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研究。E-mail:sfzeng@xmu.edu n。 引文格式:曾舒凡.福建土楼民居外观色彩研究[J『.家具,2017,38(4):58—64. 058 l Furniture 

《中国民居研究——客家的方形、环形土楼》,从此 对“福建土楼热”的研究全面兴起,福建土楼受到了 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尽管学术界对土楼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目前关 于土楼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建筑学领域,如对某座大 型土楼的历史溯源及建筑数据整理;或是总结各类 土楼建筑特点,如详细分析土楼的各种空间布局或 装饰艺术等等。如今跨学科研究已经是当前科学研 究的常见现象,它能够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更深广地 连结现象和本质,于细微处发现问题,或者找到新的 研究突破点。例如,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结合土楼与 旅游开发、地域认知、遗产利用等的跨学科研究。这 些研究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为 土楼的研究、保护、再利用等方面提出许多有建设性 的意见。因此,本研究也打破传统的拘泥于建筑学 的研究范畴,注重多方面、深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将 色彩学、人文地理、社会学统一起来,以土楼的外观 色彩为出发点,探索土楼色彩形成的原因,进而扩展 到地域美学的深度,得出土楼地域特色形成的主要 原因,为土楼的保护再利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1 福建土楼概述 土楼广义上是指以未经焙烧的含沙质的黏土为 原料,再以夹墙板等工具夯筑成墙体的两层以上的 土木结构民居…。然而,一旦被冠以“福建土楼”这一 特殊称谓时,它便产生了新的意义。福建土楼并不 是福建地区的夯土建筑的总称,而是特指闽西南地 区某些独有的夯土墙建筑。然而,关于“福建土楼” 称呼的由来,却曾经是一笔“糊涂账”。因为最早仅 仅在福建永定地区“发现”客家人居住土楼,一部分 人便把土楼冠以“客家土楼”的称呼,实际上,这样的 界定过于模糊,因为全国的土楼类型层出不穷。例 如,客家人在粤、赣地区也筑有土楼,称为“围龙屋” “方形围屋”,这些围屋土楼与福建的土楼从形式到 装饰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就民系来划分命名, 很容易产生混乱。然而,由于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 约,这个称呼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二十 世纪末,更多数量的土楼在漳州南靖、平和等非客家 人居住建筑中被发现,闽西南地区土楼才被重新考 虑采用新的名称,更名为“福建土楼”,用这个名称来 代表闽西南地区独有的建筑文化和典型的家族聚居 ■冒 } i 8 文化。在此,笔者认同黄汉民先生概括的定义—— 福建土楼即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地区那种适应大家族 聚居、具有突出防卫功能,并且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 共同承重的多层的巨型居住建筑-z-。 福建土楼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圆楼、 方楼与五凤楼。除了这三种最常见的形式外,还有一 些变异的建筑形式,如八卦楼、半圆楼、凹字楼、纱帽 楼、吊脚楼、走马楼、五角楼、八角楼等 。虽然每座 土楼在基本的造型和空间布局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 但每栋土楼都有类似的建筑结构,土楼建筑外观不外 乎包括窗口、腰檐、屋顶、墙身、人口、走马廊等等。方 楼和五凤楼的屋顶通常采用宋代“悬山出际”做法,也 称为“九脊顶”。这种屋顶的屋面坡度通常呈45。,檐 口平直,出檐大,正脊微微隆起。山花墙面开通气窗, 山尖和屋檐转角处有简单朴素的装饰构件。圆楼的 屋顶通常为“悬山顶”做法,坡度平缓,出檐巨大,主要 用以避免墙体被雨水冲刷。无论何种类型的土楼都 具有高大的、不加粉饰的生土墙身。出于防止雨水泼 溅的需要,土楼的墙脚常采用河卵石干砌,内外两面 皆以泥灰勾缝,俗称“打石脚”。石基砌好后,再往上 “行墙”。夯土墙的“墙版”尺寸单元统一,通常为长2 m,高40 cm。行墙时,夯土墙单元围绕墙基一圈圈地 夯筑,待土墙干透后,墙面会出现许多“墙版”尺寸单 元大小的横缝和纵缝。黄土色的、高大的土墙上布满 天然的、斑驳的肌理,十分厚重。土楼巨大的墙体上 开有小窗洞,底层一般不开窗,二层以上开小窗用于 通风采光。大楼入口处的花岗岩门框通常有两个,长 方形的外框和圆拱形的内框。大门是土楼外观装饰 性最强的细部,大门用白灰粉刷,强调入口的形象。 大门的两侧贴有红色的对联,或者直接刻在大门两 侧。每一栋土楼都有各自的楼名,楼名横匾总是庄严 地布置在大门门口。土楼的腰檐、走马廊等则属于土 楼的木结构部分。除黄土墙外,木结构也是土楼一个 不加粉饰的建筑结构。土楼的木构材料常使用刨光 的杉木板,杉木板仅上一层清油,保留了天然的纹 理。整座土楼的建筑材料大都取于自然,并最大限度 地保留了原材料的天然本色,透出一股粗朴厚重的独 特风格,给人过目不忘的感觉。 2 福建土楼外观色彩提取及量化分析 土楼外观是土黄色的墙身,黑色的瓦顶,不施 Furniture l 059 

FumI re 1十 ~。tu 20 7VOI恙 38~NO 4 ■髓 {■■‘; j●■ _ 一点粉饰,强调了建筑材料的天然本色,建筑小身 色彩数据、心理意向、语高 信息能得到一一对应,通 与恬J边环境完美融合,称得I 是独具特色,美景大 过包彩、语 、意向之问的有效转换,得f-怦}学的包 成 陈从周教授弩察福建一卜楼后,在他的《书带集・ 彩讲义,达到直观 渎色彩的效果 ,(罔1) 通过采 『虫j游记胜》中记载了对福建土楼的评价——“处处 集包彩数据,色彩形象 标的比埘分析,本研究得 土墒深儋,黄墒衬于青山I 1 问 其色彩造型之 到了十偻外舰的色彩区问(表1) 、 美,宛如宋元ffIlllJ楼『各】罔”,这是一个古建筑学々家 对福建土楼的最高赞叹,对闽两南这一独特的 型 5 R P N N …… …… 民居的最高评价 8 3 ( 本研究号察了闽西南地区典型的 建土楼建 筑,提取t偻的整体色彩,并进行取样取样后,采 用门前应用较为广泛的、U小色彩设汁研究所研发 色彩●———— 话蠢●————◆鞠.A 的色彩评价体系进千亍分析归纳 该色彩评价体系 图l色彩语义转换过程 建 _r一组色彩形象坐标,通过坐标系埘心平 , Fig.1 The transferring process of color semantic 表1福建土楼外观色彩分析 Tab.1 Color analysis of fujian tulou ■■■ 5YR4/9 168:84:0 茶色 丰润的;锤炼的;坚韧的;传统的;田阑般的;粗 的 墙体 ■■囊 5YR 4/16 176:l19:72 驼色 乡土气息的;古风的;古典的;田同般的;大方的;朴素的 一一蠢 5YR 6/12 160:136:0 荼褐色 充实的;乡土气息的;田周般的;粗犷的; ~ ■■■ N2 46:46:42 暗灰色 理性的;深沉的;致密的;厚重的;正式的;健壮的;深沉的 … ■■■ 5GB 2/2 0:60:60 黑绿色 庄重的;锤炼的;阳刚的;厚蘑的;男子汉的 … ■■一 5YR 3/7 199:60:0 烟棕色 厚重的;考究的;田园般的;厚重的;坚韧的;有格调的 … 麓一鬻 5Y 3.5/6 122:92:0 橄榄色 深沉的;古风的;厚重的 一一 136:0:82 洒红色 成熟的;丰润的;浓艳的;富于装饰性的 人口区 0蓼 域。冀 199:199:187 银灰包 质朴的;安静的;素雅的;理性的;冷静的 ■■黧 76:76:7O 深灰色 致密的;厚重的;肃穆的;深沉的;严整的;坚实的 南表1可见,福建土楼整体以灰渊为主,墙体色 影响着建筑 自然环境,如气候、地婵、林木等客 彩以茶色、鸵色、茶褐色为主;犀顶色彩以暗灰色、 脱 素的特 都会埘建筑产生影响 雨果曾说过 厌绿色为主;小结卡勾部分以炯棕色、做榄包为主;入 “建筑址石 的史书”,这句q:熟能详的 ‘揭示r f] 域包括槛联、楼隔、粉墒等等.包彩以酒红色、 建筑与衬=会、历史、审美特 等主观冈素的密切关联 银厥色、深灰包为主将这些色彩进行包彩语义转 性 这些主客观 素 建筑卡日互影响、相互作用 换,!J!lJ IIJ‘以得到r{然、古 、Lu吲般的、健壮、质朴、 他们作H_J的结粜,便表脱f¨建筑的地域性特 性等色彩语义一从数 分析L来看,理性、客观 3.1 }:楼外观色彩肜成的客观原Iq 的包衫数据与人们对福建土偻的感性认汉形象足 3.1.1 F{然条件埘土偻外观色彩的影响 不i 而合的 褊建上楼多处于刚西 闽南的交 处,属幢热 3 福建土楼外观色彩面貌的成因 带海洋忡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l8.7~21.O ̄C, 年平均降水艟在1 031~l 369 111111之问,年【_1照时 建筑是对环境的改造,而同时环境也无时尢刻 数长达1 804~2 060 h,伞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适合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盛产水稻、杉木、松 木、毛竹等。地貌以山区地形为主,丘陵、低山、中 山占山地总面积的80%以上,在群山丘陵中,还蕴 藏着丰富的水资源。自然条件的特殊性,造就了土 楼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夯土墙干透后,墙上便不再做任何的粉刷和修 饰,而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这种生土夯制的土 墙保留的许多毛细孔,巧妙地达到了自动调节湿度 和温度的效果。南方的夏天闷热多雨,土墙可以阻 挡暑气;冬天的山区阴冷潮湿,土墙又可以吸收空 气中的水分,隔绝寒风。 “可呼吸”的黄土墙透气、防寒、隔热,为土楼居 住者营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除了土墙外,土楼的 青瓦屋顶上还有大型的出檐,高大的出檐常达到2 —3 m远,有的甚至不止。巨大的出檐保证了一定 的遮阳面积,还能防止土墙体遭受雨水的冲刷,保 护了外围墙体。 3.1.2建筑材料对土楼外观色彩的影响 闽西南特定的水文地理条件,孕育了当地特有 的动植物、土壤、矿石等,这成为了福建土楼民居建 筑材料的基础,也是决定土楼外观色彩面貌的关 键。土楼的全部建筑材料都取之于自然。土楼的 建筑材料有土、木材、石材、青瓦等,对建造一栋大 型的民居建筑来说,这些材料还有一定的要求和使 用方法,具体如下。 (1)土:土楼外墙是使用经过加工的熟土夯筑 而成的,主要材料包括红壤土、田岬泥与老墙泥。 红壤土主要取自闽西、闽北、粤东、粤北、赣南等广 阔地区山体表层去腐殖质之后的生土层 。田岬 泥,又称田底泥,是水田下层未耕作过的黏土。福 建土楼以这三种土为主要材料,辅以砂石等辅料, 按照一定的配方进行发酵,再进行模块化的版筑夯 砌,形成墙体。 另外,有个别闽南土楼在夯筑外墙或墙基等关 键部位时,采用更为讲究的“三合土”材料,主要是由 河砂、石灰和红壤土组成,以湿夯、干夯或特殊配方 夯筑。还有学者考证出甚至有少数土楼为了增加墙 体黏性,不惜采用高成本的红糖、糯米等特殊材料。 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土、何种配方、何种夯筑工艺建 造的土墙,均是以墙筑夯成,直接干透。土墙夯筑后 不再粉刷,直接形成黄土色的墙面。 (2)木材:福建地处亚热带地区,是中国的四大 __雪鹫 冒 I_f i 7 8 林区之一,森林的覆盖率达52.4%,居全国首位,盛 产大量用于工业、建筑业等的木材。建造土楼用的 木材,主要来自当地常见的杉木和松杂木等。传统 土楼的大门、腰门、窗户、窗棂、楼板、门窗板、屏扇、 二层以上回廊的围廊、地面、楼梯等等,都是用木料 加工,且全用自体榫合或竹钉固定木构件。土楼内 部空间的木构件完全清水,不施彩绘油漆,木材的 材质、肌理完全被暴露出来。这种朴素的木料处理 方法,耐久度高,且经济实惠,传递了土楼居住者质 朴实用的审美观和简单舒适的生活气息。 (3)石材:福建土楼应用石材的部位主要在基 坑、墙脚、腰壁,细小的石材还应用在铺设天井上。 石材主要选择河卵石,在砌筑的过程中,保持卵石 的大头朝内,小头朝外,起到防御外敌作用;卵石有 时还会砌至最高洪水位以上,以保证土墙不会受洪 水浸泡。除了墙体上有石材的应用外,在土楼内部 的门枕石、柱础、台阶、槛墙等处也有应用。石材以 其深沉的色彩、厚实的质地,表现出天然的重量感 和稳定感。 (4)青瓦:福建土楼的屋顶采用的是青瓦,瓦质 硬而轻,曲度小。青瓦的原料是田岬泥,无砂粒、粘 硬性极好。土楼造型巨大的屋顶覆盖黑灰色的青 瓦,沧桑厚重,极富东方建筑色彩。 选取当地盛产的建筑材料,加上能工巧匠的建 筑智慧,福建土楼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地域之美。当 人们走近这座庞然大物,看到的是不加粉饰的黄土 墙,质朴的黑灰色的瓦顶,完全清水的木构楼房,感 受到的是就地取材营造出的强烈的地域美。福建 土楼建筑与山水共鸣,与周边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不可不称为闽西南地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3.2土楼外观色彩形成的主观原因 3.2.1 自北向南的迁徙史 福建土楼有着源远流长的古中原根基。现已 考证出,土楼的建造者和居住者是由古中原汉族迁 移而来的,因此,土楼的建筑形式里天然带有中原 的建筑文化基因。自东晋到清末民初,汉族经历了 几次大规模的南迁。从第一次的西晋末年的永嘉 之乱导致的“衣冠南渡”开始,中原人因为战乱逐渐 往南方地区迁移。民族的迁移过程伴随着文化和 生活方式的迁移。古中原的汉族移民在南迁之前, 已有了高水平的文化积累,包括民居建造技术、住 宅建筑形式等。南迁后,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承 

F u rnitu re i… 2 0 7 V o1 1焉. 38 N o 4 l1卫璺 龃 ■■■j ■■ U_ 而南迁徙来的古中原汉族先民们,承袭并移植了儒 家观念。在“礼”的规范下,土楼的建造过程严格按 照中和可行的行为规范进行,大到形制布局,小到 色彩装饰,一切恪守“礼制”,不敢随意僭越,不过度 偏激。即使是处在“山高皇帝远”、“王法有所不及” 的地区,在装饰和色彩的使用上也有所顾忌,不敢 僭越朝廷规制,严格遵守限定。因此,福建土楼民 居中极少见自由、浓烈的色彩装饰,而是以朴素实 袭,中原汉族移民在建设土楼的过程中,继续采用古 中原的夯土技术和建造技巧,加之迁移后,经济条件 受到了严格制约,夯土建筑作为当时最经济实用的 住宅形式,被沿用下来。因此,古中原移民的民居建 造习惯,加上地区经济水平的特殊性,使移民们在闽 西北的山区盖起一栋栋朴拙的土楼。干百年以来,因 为中原汉族的后代依然怀有极强的民族观念,他们保 留了中原汉族的建筑文化,保留了土楼的建筑形式, 19然而然也保留了土楼那古风浓郁的外观色彩。 3.2.2严谨的色彩审美观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精神内 核。文史家葛兆光先生认为,儒家观念“已渗透到 传统文化每一根毛细血管的血液了……有力地牢 笼了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 I儒家学说中,涉及 了不少关于色彩的论断。儒家认为,色彩属于“礼 乐”,应当有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分,即“白当正白, 黑当正黑”。在“礼制”的制约下,服饰、建筑、车舆 都必须被严格限制。 中同传统建筑的用色、雕饰、形制、规模19周代 以来,都受到宗法和等级的制约。最早可见记述中 国建筑色彩等级的文献,始于《春秋毂梁傅疏》,文 中记载“礼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黄”。 到了唐代,《唐营缮令》已对装饰色彩做了明确规 定,“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 兽通袱乳梁装饰,庶人所造堂舍,……下仍不得辄 施装饰。”及至宋代,色彩的使用有了更加严格的限 制。第一部建筑设计巨著《营造法式》记载,“凡庶 民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彩为饰,仍不得辄 施装饰。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问两厦而已。”到 了元代,装饰的限制有所放松,《元史》规定,除了 “鳞爪瓦兽”以外均可使用,到了明、清两代,朝廷又 开始严格限制平民住宅建筑的色彩使用。明代《明 史・舆服志・室屋制度》记载,“明初禁官民房屋,不 许雕卉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 犀、象之行”“ 品六品厅堂梁栋只用粉青饰之。” “庶民庐舍不过三问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清 代《大清会典》记载,“公侯以下官民房屋……梁栋 许画五彩杂花,柱用素油,门用黑饰,官员住屋,中 梁贴金,……余不得擅用。”中国古建筑色彩在历朝 历代出现严格的等级之分,色彩从富丽堂皇到朴素 淡泊,“庶人”不得越级装饰。 尽管福建土楼地处偏远的闽西南地区,但自北 用、淡泊自然的本色示人。儒家的美学思想把色彩 与思想、伦理结合起来,竞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在 长年累月中,制度逐渐成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建造 习惯,逐渐显得合理,使得人们形成同定且成熟的建 筑模式。 3.2-3朴素的色彩美学思想 道家思想是中国春秋战同时期诸子百家中最 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它提倡道法自然,提倡与 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融合在一起,对 土楼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道家思想始于春秋时 期的老子,老子提倡“无为 治”,主张“清虚自守, 卑弱自持”。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 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老庄哲学的思 想精髓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道家认为主观 的享受“五音”“五色”“五味”会给人带来欲望,他们 提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家美学认为,艺术 应该顺应19然,抛弃装饰和繁复。道家追求fI然 美,追求自然和谐的色彩,他们提…“无色而五色成 焉”的色彩观,反对装饰与施彩。 在这种“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荚”的东方色 彩美学思想影响下,中国匠师在设计建造时无 倾 向以清净寡淡的色彩装点居拳。福建土楼亦如 此。土楼的整体设计是实用而质朴的,色彩上是单 纯而自然的。福建土楼建筑从外部结构到建筑细 节,都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本色见长。黄土墙呈 现的是夯土材料的原始面貌,乡土气息 足,甚至 有的墙面由于年代的久远而老化,显得更加斑驳。 土楼内部的木石构件清水不施色彩,木构件自然的 纹理非人工着意修饰可比 有人提出,这种朴素的 色彩主要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实则不然,经济条 件的限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L油彩、抹白灰与建 造土楼所需的巨大资金相比,是微小足道的。十楼 的不经色彩处理的装饰方式正是继承了道家的返 璞归真的审美取向的表现。正如Et本民俗学家关 

__l Eij 傲形容日本民间用具的论述一样,“通过这些物品, 可以明显地看出一种对天然性能不经加T而直接 }F u rn 2 01 7币v,3O 4Z ̄38 N o .4 属土,在五行中居中,“稻作文明”的继承者们对土有 着深厚的情感,他们认为土有极大的包容性,能融合 利用的特色。” 3.2.4“五色”观 金木水火。因此,他们保留了黄土泥墙的本来面貌, 以黄土墙象征着“敬土”。夯土黄墙原始质朴,自然 地融合在树木葱茏、『f}f水同环的天地环境中 (3)黑:福建土楼的屋顶均采用极大的…檐形 式,选择青瓦作为屋顶的主要材料 、庄重的屋顶形 式加上朴实的黑灰色系,彰显了f 拙的汉民族特 色。同时,黑色属水,水胜火,黑色的屋顶体现了土 楼居住者以水克火,预防火灾的思想 (4)白:白色常见于祖堂外墙、主大门周同装 饰。这些地方采用白灰粉刷装饰 、白色属金,代表 早在殷墟甲骨卜辞巾就m现“青、赤、I 、黑、 黄”五种颜色的记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古人 们逐渐发展并完善了这独特的色彩观念——“五色 观”。关于“五色观”正式的记载,最早是出白《周 礼・考T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 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 之黄。青与向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 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闩与黑谓之黼, 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 方。天时变。”东汉刘熙将五色对应五行,重新做了 表述,他认为“青色为主.生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 太阳之色;黄色为光,日光之色;白色为肩,如同化 水之色;黑色为晦,如同昏暗之色”。“五色观”(图2) 性情正直,自尊心强。选择在租堂和大门这些特殊 的地方抹上白灰,暗示了人们对子子孙子,J,fr J寄予 “崇善弃恶,事事顺理”的美好愿望。 (5)赤:土楼内的赤色即是那一对对色彩鲜明 的红色楹联。赤属火,具有升腾、温热的作用。红 是中围传统的美学观念基石={:,五行是五色的认识基 础,五色是五行的视觉联想。福建土楼的居住者笃 信风水术,他们的住宅建筑处处可 风水营造.他 们同样在色彩使用上大作风水文章 . 色历来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色彩,色彩艳丽的楹联, 在楼内原色杉小的衬托下,更加突l叶I,它散发f}{其 乐融融的气息,寄予了土楼居住者对生活的乐观态 度和美好憧憬。甚至有些地区的土偻居民还有赏 红、挂红、系红、吃红、贴红的习俗。 4 结语 2000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整合省内的 精品土楼资源,以“福建土楼”的名义联合参力¨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拟中报的福建土偻以“六群四 楼”为代表,包括龙岩永定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 群、高北土楼群、漳州华安的大地土楼群、漳州南靖 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振 福楼、衍香楼等,共计46座。经过8年的努力,2008 图2五行与五色的关系 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five elements and five color 年7月6日,南靖、永定、华安 地土楼联合申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成功,福建土楼被联合同教科文 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录, 时8年的“中遗”长跑终于到达终点,“福建土楼”成 纵观福建土楼村落,整个聚落的色彩就是一个 立体的五色观的呈现。以下是对五色的分析: (1)青:土楼有着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水 成就 土楼相地卜宅的选择,从地貌、地形.刮风 向、水源,无不细敛地考虑到。土楼建造于青I11绿 为巾斟第36个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在 评语中给予福建土楼高度的评价,“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I)‘=民居建筑的福建 水中,整个土楼村落周围都足“茂树阴浓,I_u畴肥 美” 在风水中,青属木,木即是树木,即是生长。 (2)黄:福建土楼的夯土外墙以黄色为主,黄色 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同的中原儒家传 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 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 

‘… Fu rniture2 0 7 Vo 38 N o 41 1. . }I__巨葺 重譬 ■■— ●●■■_ 反,土楼的保护和再利用才刚刚开始。如何完整而 。杰出典范” ,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 本研究以福建土楼的外观色彩为出发点,整理 土楼外观的色彩数据,归纳科学的色彩语义分析结 果。这些色彩信息是对福建土楼的地域色彩理论 的有益补充,它们为土楼的保护提供了色彩方面的 重要参考,也为新的土楼建筑和景观提供了必要的 参考数据。在收集整理土楼色彩数据的基础上,进 一真实地保存土楼建筑文化风貌等工作任重而道 远。在将来的再利用开发上,不仅要对建筑布局、 建筑色彩、建筑细节进行原真性保护,还要平衡好 旅游开发给建筑和居民生活带来的新问题,兼顾土 楼居民对改善自我生活的实际需求。在保护民居 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合理地干预、谨 步挖掘了土楼外观色彩的主客观成因,包括自然 慎地规划,再切合实际地再应用 一。在保护和传扬 土楼个性鲜明的建筑外观、居住模式的同时,更应 重视并发扬土楼地域建筑那种礼乐相济、严谨朴素 的人文品格,这种人文情怀使福建土楼成为闽西南 地区地域建筑的最佳代表,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最 佳诠释 参考文献: 环境、社会历史、审美道德等等。这些成因不仅是 造就土楼外观色彩的根本,也是福建土楼地域特色 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原因中,我们可以得知, 建筑应从本质满足自然、社会、人文等条件,好的建 筑便是地域文化的象征。福建土楼就是这样的典 型代表,它是建造在山区里的巨型民居,不仅成功 地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还能适应当时当地 的社会环境、生活习惯。中国传统民居的营造受地 域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它常常根据当地的 自然、经济、政治条件来建造居室,形成地域建筑的 典型样式 1。分布于福建西部和南部的崇山峻岭间 的福建土楼,建造于崎岖的山区环境,却巧妙地利 用周边环境,与自然有机融合,在复杂的地理环境 中创造出舒适宜人的聚落空间。同时,福建土楼以 [1]廖东,唐齐.解读土楼:福建土楼的历史和建筑[MI.北 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2]黄汉民,陈立慕.福建土楼建筑 1.福州:福建科学技 术出版社,2012. [3]黄建军.福建永定土楼旅游开发研究….经济地 , 2008,28(1):170—172. [4]小林重顺.色彩形象坐标[MI.北京:人民美术Ⅲ版礼, 2009. 祖堂为中心,众星捧月的格局,严谨朴素的用色、装 潢习惯,聚居共御外敌的防卫功能,则很好地反映 了建筑对社会、人文精神、历史时代的地域性适应。 建筑是人为且为人的人居环境,建筑的外观布 局、空间造型是显性的,而通过这些建筑细节表达 的人文品格是隐形的、抽象的。在提倡保护和再利 用福建土楼的今天,仅仅恢复原有的土楼外貌是远 远不够的,而是应妥善保存完整的土楼建筑景观和 人文风貌。虽然福建土楼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5]林嘉书.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lM】.上海:上海人民fII版 社,1995. [6]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1.上海:上海人民 版社, l987. [7]罗哲文.客家土楼“申遗”成功只是一个开始lJ1.城乡建 设,2008(10):50—51. [8]曾舒凡.中国闽南民居建筑装饰语言应用:基于闽南传 统红砖民居的实地研究 家具,2014,35(4):69—74. [9]曾舒凡.T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基于厦门鼓浪屿 自来水公司T业遗产研究『J1.家具,2016,37(6):77—82. (责任编辑陈英华葛晓伟) 但申遗的落幕并不意味着对土楼保护的结束。相 (上接第47页) [3]陈增弼.明式家具的功能与造型『J1.文物,1981(3):83- 90,100. l988(3):3-4. [7]陈建雪.金属家具用新颖五金件lJl_家具,1988(1):21—24. [8]刘琦.现代家具设计的重要美学元素之一:肌理lJ1.家 具,1984(6):9-10. [4]郭利.谈刨花板家具的发展『J1.林业科技,1989(3):42- 43. [9]陈伟森.折叠家具设计方法的新尝试【J 1.北京林业大学 学报,1987(3):293—302. [5]车松鹤,唐海玉.浅谈金属家具设计[J】_家具,1980(4): 17-18. [10]劳智权.旅馆家具设计[J].家具,1986(1):4-6. (责任编辑陈英华葛晓伟) [6]陈明亮.发展我国金属家具业的有关问题[J1.家具,